大雪前三日,村西的“百匠木工坊”静了。
工坊的朱漆大门裂了道细缝,门环是个磨得发亮的铜麒麟,叩击时只余闷哑的回响。推门而入,一股混杂着新斫松木的清冽、老榆木的沉郁,以及生漆未干时特有的辛香的复合气息扑面而来,像跌进一片会呼吸的森林。屋内,靠墙立着上百件工具:墨斗、曲尺、刨子、凿子,皆以乌木为柄,铜件包角,在昏暗中泛着温润的光;正中央的长案上,半成品的鲁班锁还卡在最后一道榫卯里,木屑簌簌落在染着茶渍的帆布上,仿佛工匠刚刚起身去添杯热水。
“林哥!”一个赤着膊的青年从后院冲出,古铜色的脊背上还沾着木渣,怀里紧抱着个用蓝布包裹的木匣,“‘乐游集团’的人来了!说要拆了木工坊,建什么‘全龄段亲子乐园’!说这老房子‘土气、没流量’,不如改造成网红打卡点,弄些塑料滑梯、充气城堡!”
韩林心头一紧。他认得这青年,名叫阿木,是木工坊老匠人周师傅的关门徒弟。这孩子手劲大,跟周师傅学了十年,拉锯时能闭着眼分毫不差,刨出的木花能堆成整朵莲花。韩林的目光落在那只木匣上,蓝布洗得发白,边角打着细密的补丁——分明是周师傅从不离身的工具包。这木工坊的气息,是他每次想逃离城市喧嚣时,最踏实的归处。
“是木魂沉了。”一只皮毛雪白、鹿角如珊瑚的老鹿不知何时已悄然踱入,四蹄踏过满地木屑,竟没留半个脚印。它走到那半成品的鲁班锁前,鼻尖轻嗅,声音浑厚如松涛,“我守着这片匠气七百年,只在盛唐木作凋敝时见过此状。那年战乱频仍,良匠征戍,木料稀缺,工坊门庭冷落。后来是一位云游的木佛匠人,用榫卯拼出千手观音,引得百姓捐木供奉,坊才重聚人气。”老鹿抬眼望向梁上褪色的“百匠”匾额,瞳孔里映着岁月的褶皱,“此坊之魂,不在雕工的繁复,不在器物的贵重,而在于孩童摸着木家具问‘这是什么木头’的好奇,和老辈人摩挲着老衣柜说‘这是我娶你娘时的陪嫁’的温柔。”
韩林伸手抚过案头那半截鲁班锁。他记得周师傅常说:“榫卯是木头的魂。凸是阳,凹是阴,不用一根钉子,就能撑起百年风雨。做人跟做木活一个理儿,得留三分余地,才能经得住岁月打磨。”
“拆?就为了几块塑料板?”一个穿着亮片夹克的男人晃进来,身后跟着举着激光扫描仪的技术员——还是那个胖子,他的“文旅宇宙”版图,如今已扩张到亲子娱乐领域,“老韩,你这手艺赚不了几个钱。这破工坊,电路老化,粉尘超标。我们建的乐园,有安全护栏,有消毒设施,能让全村人吃上旅游饭,这才是接地气的乡村振兴!”
阿木急得攥紧了工具包:“那不一样!周师傅打的八仙桌,能用三代人!你们的滑梯,三年就掉漆!”
“能用三代能当饭吃?”胖子扯了扯亮片夹克,“小子,格局打开。你守着这点老手艺,能让村子上热搜吗?”
韩林上前一步,稳稳挡在那排挂着刨花的工作台前。昨夜,他在工坊最里头的柴房草堆下,发现了个上了铜锁的樟木箱。箱子里没有金银,只有一本用桑皮纸订的《百匠遗录》手抄本,和几十件刻着“周记”二字的老工具:墨斗的线坠是翡翠雕的,曲尺的刻度是用陨铁嵌的,最里面躺着把半人高的枣木刨子,刨刃上还凝着新鲜的木屑。
“是木脉断了。”老鹿的声音突然低沉,“它在等一件能说话的木器。”
话音未落,韩林手中的《百匠遗录》无风自动,哗啦啦翻到某一页。上面详细记载着一种失传的技法——“活榫连环”,以二十七种榫卯嵌套,能拼出会转动的木制浑天仪。图纸角落,赫然画着枚“百匠”印鉴,与他怀中这枚铜印的纹路严丝合缝。
韩林豁然开朗。他冲进后院周师傅的木屋,推开吱呀作响的木门。土炕上还堆着没做完的婴儿摇篮,墙上挂着周师傅年轻时的照片:穿蓝布衫,戴鸭舌帽,手里举着个雕花木盒。他从炕席下摸出个红布包,里面是周师傅的笔记本,写满了对每种木材特性的记录;又从床底拖出个橡木柜,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周师傅收集的木样:楠木、樟木、楸木、柏木,每块都标着产地、年份、特性。
他捧着笔记本回到前厅,高高举起,声音因激动而发颤:“各位乡亲!我韩林,今日要为百匠木工坊正名!这不仅是一座坊,是老祖宗传给我们的‘木头字典’!我决定,拜入周师傅门下,不仅要学会这些手艺,更要让木头重新走进我们的生活!”
他转向胖子,目光如炬:“拆?可以。等我用这些木头,给村里的孩子做十张会讲故事的摇床,给老人们修好所有开裂的太师椅。若是做不到,我韩林,任凭处置!”
全场死寂。胖子的亮片夹克在穿堂风里晃了晃,刚要开口。
“咔嗒——”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混沌星图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混沌星图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