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前三日,村北的“雾隐山房”茶坊静了。
坊门是两扇被岁月浸成深褐的樟木板,厚重而沉默。推门而入,一股混杂着新焙火气的焦香、老竹篾的清涩,以及陈年普洱醇厚回甘的气息扑面而来,仿佛时间在此刻凝滞。屋内,靠墙的博古架上,错落陈列着数十个大小不一的紫砂壶,造型或古朴、或奇崛,却都落了薄尘,像一群静默的故友。中央的茶台是整块黑铁石雕琢而成,冰冷的石面上,残留着几圈未干的茶渍,勾勒出不完整的太极图。
“林哥!”一个梳着麻花辫的少女从内室跑出,眼圈微红,怀里紧紧抱着一把用棉纸包裹的紫砂壶,“‘天辰置业’的人来了!说要拆了茶坊,建什么‘禅意度假酒店’!说这老房子‘破败、没档次’,不如打通了做全景落地窗的套房!”
韩林心头一沉。他认得这少女,名叫小雅,是茶坊老茶师王师傅的关门弟子。这孩子性子静,跟王师傅学了七年,连不同年份茶叶的水温都分得极细。韩林的目光落在那把紫砂壶上,壶身的包浆温润,分明是王师傅最珍爱的那把“石瓢”。这茶坊的气息,是他每一次受挫后寻求慰藉的港湾。
“是茶魂倦了。”一只羽翼华美、眼若琉璃的锦鸡不知何时已悄然立于茶台之上,尾羽在昏暗的光线下折射出虹彩,“我守着这片山岚五百春秋,只在明末茶商星散时见过此状。那年兵祸连年,茶路断绝,茶农无以为继,茶坊封炉歇业。后来是一位云游的高僧,以禅茶一味点化众生,重开了这条商路,坊才重焕生机。”锦鸡优雅地整理着羽毛,声音清越如泉,“此坊之魂,不在茶叶的名贵,不在茶器的精美,而在于寒夜里,主人为远归的游子奉上的一盏热茶,和春日里,与知己好友围炉论道的闲情。”
韩林伸出手,轻轻抚过那把“石瓢”壶。他记得王师傅常说:“茶如人生,三泡方见真味。一泡洗尘,二泡沁心,三泡忘忧。做茶,要沉得住气,守得住寂寞。”
“拆?就为了几间客房?”一个戴着金丝眼镜的男人走了进来,身后跟着几个拿着激光测距仪的技术员——还是那个胖子,他的文旅帝国版图已蔓延至康养度假领域,“老韩,你这情怀值几个钱?这破茶坊,水电线路老化,消防通道也不合规。我们建的酒店,有地暖,有新风系统,能吸引高端客群,这才是可持续发展的乡村振兴!”
小雅急得攥紧了衣角:“那不一样!王师傅的茶,能喝出山的心跳,能品出云的味道!”
“味道能当饭吃?”胖子推了推眼镜,“小姑娘,现实点。你守着这点手艺,能让村子富起来吗?”
韩林上前一步,稳稳地挡在了那排蒙尘的博古架前。昨夜,他在茶坊存放陈年老茶的地窖里,发现了一个尘封的樟木箱子。箱子里没有金银,只有一本用竹纸装订的《雾隐山茶经》手抄残本,和几十张描绘不同茶山风貌的画稿。其中一幅,画的是一片云雾缭绕的茶山,旁边用朱砂批注着一行小字:“此山所产,名为‘忘忧’,采于惊蛰晨露,制于谷雨午后,献于恩师,祝其桃李天下,心无挂碍。”
“是茶脉断了。”锦鸡的声音再次响起,带着一丝悲悯,“它在等一泡能唤醒记忆的茶。”
话音未落,韩林手中的《雾隐山茶经》无风自动,哗啦啦翻到了一页。上面详细记载了一种早已失传的技法——“文火慢炖”,用以激发陈年普洱的枣香与药香。而这门技法的创始人,正是王师傅的祖师爷。图纸的角落,赫然画着一枚“雾隐”印章,与他怀中这枚印鉴的纹路分毫不差。
韩林豁然开朗。他冲到王师傅的茶室,翻开床下的樟木柜。里面整整齐齐地放着王师傅毕生的珍藏:几十份不同山头茶叶的原始样本,几套特制的制茶工具,以及一个用红绳系着的、刻着“山房”二字的牛骨茶针。
他拿着茶针回到前厅,高高举起,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诸位乡亲!我韩林,今日要为雾隐山房正名!这不仅是一座坊,是我们与过往岁月连接的脐带!我决定,拜入王师傅门下,不仅要将这门手艺学精,更要让它融入我们的生活,温暖每一个平凡的日子!”
他转向胖子,目光平静却不容置疑:“拆?可以。等我用这门手艺,让村里的老人喝上一杯暖心茶,让城里的孩子懂得一叶茶的来处。若是做不到,我韩林,任凭处置!”
全场寂静。胖子的脸色有些难看,刚要开口。
“嗤——”
一声轻微的、如同蒸汽泄出的声音响起。众人惊愕抬头,只见博古架上,那把被遗忘许久的“石瓢”壶,壶嘴竟冒出了一缕若有若无的白气。紧接着,壶盖微微震动,发出“嗒…嗒…”的轻响。仿佛沉睡的灵魂,正在缓缓苏醒。
“是‘壶中天地’!”小雅惊呼出声,眼泪瞬间涌了出来。这是王师傅曾经演示过的神技,以心驭火,以气凝形,让茶气自行在壶中蒸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混沌星图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混沌星图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