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感悟,窥见“天人合一”之宏大意境,亦亲历其浩瀚无情,姜石年深知自身使命已近终点。天地巨网已初步织就,文明火种已然播下,虽前路仍有险阻,如那自九黎蔓延的思想污秽,但未来的风雨,终需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自己去面对。他,作为引导者与守护者,是时候将责任交予后来者了。
连日来,他独坐于临时搭建的草庐之中,面前星盘碎片光华流转,映照出联盟内外诸多身影。他观其行,察其言,品其心性。
轩辕雄才大略,勇毅果决,善于纳谏,更能平衡诸子百家,实为乱世中兴之主的不二人选。然其性偏进取,杀伐之气未褪,于“合一”之境的柔和与包容,尚欠火候。且其已为共主,肩负联盟军政重任,需专注于人间事务,难以分心于更广阔的天地协调。
应龙忠心耿耿,神力强大,见识广博,然其终究是先天神圣,非为人族,难以真正理解人族复杂的情感与文明进程的内在脉络。
瑶姬……爱女瑶姬,承袭神农血脉,心地纯善,于生机疗愈、调和万物之道颇有天赋,亦深知父亲理念。但她性情偏于柔和,缺乏决断之力,且姜石年私心亦不愿她承担过重的天地职责,只望她平安喜乐。
其余百家贤者,或偏于一术,或精于一理,皆难当总揽全局、沟通天地人之大任。
选择,似乎陷入了困境。
这一夜,星盘光芒忽然异常闪烁,其上映照出的不再是具体的人或事,而是一幅奇异的景象:一片干涸龟裂、毫无生机的辽阔土地,天空中十日般的虚影投下毒辣的光线,万物凋敝。然而,在这片死地的中央,却有一株看似普通、甚至有些焦黄的禾苗,顽强地挺立着。它的根系深扎入灼热的地底,竟能从极深之处汲取到一丝微弱的水分,它的叶片并非完全枯萎,而是在边缘处泛着一抹极其微弱的、适应了酷热的金芒。
这株禾苗是如此的不起眼,与周围宏大的灾难景象相比,简直微不足道。但它却散发着一种极其坚韧、无比务实、默默适应并试图改变环境的独特气息。
姜石年的心神被这株禾苗牢牢吸引。他感受到了一种不同于轩辕的霸业雄心、不同于百家争鸣的喧哗、不同于瑶姬柔和生机的力量。那是一种沉默的、扎根大地的、在绝境中寻求一线生机的顽强生命力,一种专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务实精神。
“这是……”他凝神感应星盘传递的信息碎片,“烈山氏……边缘分支……一名叫‘柱’的年轻人……”
他立刻回想起,在之前引导联盟时,曾隐约听过这个名字。据说此子沉默寡言,不喜争斗,亦不参与百家辩论,整日只沉迷于观察各类草木谷物,尤其关注那些在贫瘠土地、干旱环境、乃至灾后废墟中依然能挣扎存活的顽强植株。他常常独自一人,在荒野中一待就是数日,尝试将不同的植株进行嫁接、选育,被人视为异类。
姜石年心中一动,吩咐左右:“请烈山氏那位名‘柱’的年轻人前来一见。”
数日后,一个皮肤黝黑、手掌粗糙、衣着简朴甚至有些破旧的年轻人被带到姜石年面前。他看起来有些拘谨,眼神却清澈而专注,如同勘测大地的尺规。
姜石年未问治国方略,未谈百家争鸣,只是指着窗外一片因魔气侵蚀而板结的土地,问道:“此等地,可能生五谷?”
柱看了一眼,毫不犹豫地回答:“能。” “如何能?” “深翻,曝晒,引水洗盐,寻耐瘠薄、抗魔气残留的黍豆之种,混播之。第一年或只得些许收成,然其根能松土,其叶落可肥地,逐年改善,三五年后,可种粟麦。”
回答没有半分华丽辞藻,却精准、务实,充满了对土地的深刻理解与改变的信心。
姜石年又问了几个关于不同地形、气候下种植的问题,柱皆对答如流,其知识并非来自书本,而是来自无数次的观察、失败与总结,带着泥土的气息和汗水的气味。
“你可知天地大变?可知魔神肆虐?可知百家争鸣?”姜石年忽然问道。
柱愣了一下,老实回答:“知……但觉那些离我甚远。我只知,人总要吃饭。地若能活人,人便有希望。地若不能活人,纵有万千道理,亦是空谈。”
姜石年凝视着他,缓缓道:“若予你神力,令你可与大地更深沟通,催生更适合灾后土地的五谷,遍泽天下,使万民再无饥馑之忧,你可愿意?”
柱的眼中骤然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彩,那是一种近乎虔诚的热爱与渴望:“若能如此,柱万死不辞!此乃我平生唯一所愿!”
姜石年笑了。他找到了。
他召集轩辕、瑶姬、应龙、以及百家代表性贤者,于明堂宣布决定。
“天地之大,非止人间权柄。吾之职责,在于沟通天地,调和灵机,守护这方世界平衡。今魔神虽暂退,然隐患未除,天地网络初成,需有专司守护、维系‘天人和谐’之人。此人需心念纯粹,扎根大地,通晓万物生息之理,有坚韧不拔之志,更有普惠众生之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姜石年外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姜石年外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