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圣殿内,姜石年站在一幅巨大的地脉图前,面对来自各部落的学者和智者。图上密密麻麻标注着山川河流、地脉节点、能量流动,还有许多新发现的生态区域。
“天地如人体,地脉如经络。”姜石年用赭鞭轻点图纸,“幽都山之行让我明白,治病要求本,治国亦如此。今日起,我们将系统整理所有知识,建立完整的体系。”
他宣布启动“薪火计划”——一项旨在系统保存和传播所有西行所得知识的宏大工程。计划分为三大体系:医药体系、农业体系、地脉体系,每个体系都有专门的团队负责。
医药体系的革新
听訞主持的医药院最先取得突破。她将西行途中记录的药草特性、病症案例、治疗方法系统整理,编纂成《百草新经》和《瘟疫论》。
《百草新经》不仅记录药草性状功效,更创新性地提出了“药性相生相克”理论:“万物有关联,药性有生克。知其性,明其理,方能对症下药。”
她特别设立了“药性实验室”,用科学方法测试各种草药的配伍效果。最引人注目的是“九穗禾药用价值”的发现——九穗禾不仅能净化土地,其提取物还能有效抑制瘟疫毒素。
“看这个案例,”听訞向学员们展示,“将九穗禾精华与紫云英配伍,能缓解肺部黑斑;与龙胆草结合,可消退皮肤腐蚀。”
她还建立了分级诊疗制度:轻症用草药调理,中症配合针灸疏导,重症才需能量介入。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避免了资源浪费。
最令人敬佩的是,听訞坚持“医者无界”的理念,将所有医学发现公开传授,甚至专门培训女性医者,让她们能进入部落内部进行治疗。
“医者之心,当如明月,照遍每个角落。”她说这话时,眼中闪着坚定的光芒。
短短半年,新的医疗方法就显出了成效。瘟疫死亡率显着下降,许多原本只能等死的患者看到了希望。听訞被尊称为“药母”,她的药方被刻成石板,立在各个部落的医馆前。
农业体系的重建
农业改革则更加直观。姜石年亲自指导的“金穗禾”已经在各部落推广开来。与往年相比,今年的丰收格外令人欣喜。
在陈都郊外的示范农庄,姜石年向农人们展示新型农耕方法:“土地不是越用力越好,而要知地性,顺天时。”
他推广轮作制:金穗禾与豆科植物轮种,既能保持地力,又能减少病虫害;引入新型农具:深耕犁能翻松板结土壤,却不伤地脉;还建立了灌溉网络:引山水灌溉,设闸门控制,避免水土流失。
最创新的是“天地农历”的应用。农人们按照地脉能量变化安排农事:能量旺盛期播种,平稳期管理,低谷期休整。结果令人惊喜——不仅产量提高,劳动强度反而降低了。
“看这块地,”老农人激动地指着自家的田地,“往年这时候已经板结,今年还松软肥沃!金穗禾产量是往年的两倍!”
姜石年还鼓励农人记录观察,分享经验。很快,各地都有了创新发现:有的部落发现了一种能固氮的野草,混种能肥田;有的找到了驱虫的植物,悬挂田边能防害;还有的改良了存储方法,谷物能保存更久。
这些发现都被收集到知识圣殿,经过验证后推广开来。农业不再是靠天吃饭的苦役,而成了与天地对话的智慧。
羿的守护之道
与此同时,羿也在履行新的使命。他训练的“地脉护卫队”已经成为各部落的安全保障。
与传统战士不同,护卫队不仅负责防御,更注重与自然生物的和谐共处。羿教授他们识别各类生物特性,理解其行为模式,找到共存之道。
“看这些风魅,”羿在训练场上示范,“它们不是敌人,而是天地能量的化身。理解它们,就能化险为夷。”
他特别强调“非攻理念”:“最好的战斗是不战而胜。了解、尊重、引导,胜过刀剑相向。”
一次实战演练中,几个部落交界处出现变异狼群,常规方法无法驱散。羿带领护卫队,不是直接攻击,而是找到狼群的迁徙路径,设置引导通道,同时用特定声波安抚狼群情绪。
结果令人惊讶:狼群 安静地 绕过部落区域,继续迁徙。没有伤亡,没有冲突。
“这才是真正的守护。”各族长由衷赞叹,“不仅保护了人,也保全了生灵。”
羿还将幽都山遇到的各类生物特性编成《百灵图鉴》,详细记录它们的习性、弱点、共存方法。这本书成为护卫队的必读教材,甚至普通民众也争相阅读,学习与自然相处之道。
教育体系的建立
姜石年深知,知识传承的关键在于教育。他在知识圣殿旁建立了“明慧堂”,招收各族子弟,不分贵贱,只要有向学之心。
课程设置独具匠心:不仅有读写算数,还有草药识别、地脉感知、农耕技巧、生态平衡。学生们上午学习理论,下午实践操作,晚上交流心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姜石年外传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姜石年外传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