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月后举行册封大典,诏诸王入京同庆。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圣旨宣读完毕,群臣心中唯余震撼:这可是旷古未有的殊荣。
以帝王年号为封号的郡主,史册从未得见。
莫说郡主,便是公主也从未得此隆遇。
三杨学士交换眼神,皆见彼此目中困惑。
昨日皇上只嘱他们对建文余党之事保持缄默,这册封郡主之事却毫不知情。
册封大典绝非寻常仪式。
礼部尚书吕震面现难色。
圣旨既已拟就,可见皇上经过深思熟虑。
虽知圣意已决,该进言时仍须进言。
“陛下,此番册封典制是否逾越常例?”
且不论永乐郡主的封号殊异,单是诏令诸藩入京便非易事。
太祖分封时曾明诏:藩王无诏不得入京。
这件事其实算不上什么特别重大的情况。
藩王一生都不能返回应天。
而且,从未有皇帝下旨让藩王亲自参加郡主册封典礼的先例。
通常只是发一道通知,藩王派世子或其他儿子前来送礼便算完事。
要求藩王亲自到场,确实前所未有。
这其中还隔着辈分。
如果引起各位藩王不满,对朝廷来说有害无益。
朱棣从龙椅上站起身。
“无妨,此事就这么定了。”
无需吕震多言,朱棣自己也清楚为曌儿举办这样的册封典礼是违背礼制的。
至于藩王是否会不满,倒不必担心。
别人或许不知道朱棣是如何推翻建文帝的,但这些藩王岂能不知?
不就是因为有个好儿子吗?
燕王的女儿受封,他们巴结还来不及。
怎么可能心生怨气?
朱棣除了想从这些藩王那里得些好处,也是想作些补偿。
或许是内心觉得有所亏欠。
不仅是对曌儿,还有对朱高煌。
从小到大,朱高煌从未向朱棣索要过什么。
当年攻下应天后,除了封了个燕王的虚名,便再无其他。
朱棣考虑过许多赏赐,但朱高煌向来不看重这些身外之物。
他内库中的珍宝,朱高煌也看不上。
思来想去,朱棣决定一并补偿给曌儿。
因此才有了这次不合常理的册封大典。
————————————
早朝至此基本结束。
剩下的只是一些琐碎小事。
退朝后,朱棣让朱高煌带曌儿去坤宁宫见徐皇后。
自己则与几位大臣前往尚书房。
整体方案虽已确定,但细节仍不能马虎。
张輗因为官职较低,站的位置靠后。
退朝时他是最先出门的一批。
但今天他并未急着离开。
只是在太极殿外静静等候。
见到朱高煌牵着曌儿出来,张輗立刻迎上前去。
“燕王殿下,郡主,今日臣一时莽撞,实在……”
张輗本打算寻个像样的借口。
然而朱高煌清冷的目光扫来,
他顿时觉得心中那点盘算无所遁形。
他涨红了脸,支支吾吾半天,却吐不出一句完整的话。
未曾与朱高煌相处过的人,无法体会面对他时的压力。
在朱高煌面前玩弄心思,犹如蝼蚁妄图绊倒巨象,
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
就在张輗惶恐无措、不知如何解释之时,
朱高煌开口了:
“明日来一趟燕王府。”
此时,张輗的兄长英国公张辅与淇国公丘福正好步出太极殿,
听见了朱高煌的话。
丘福脸上写满羡慕与酸意,低声道:
“你们张家真是走了大运。”
燕王竟让张輗明日前往燕王府,
这意味着什么?说明这小子被燕王看中了。
从此平步青云,指日可待。
张辅心中说不出的得意。
自家这个不成器的弟弟,总算有了出息。
别说张輗这一辈,就是张辅那一代,也无人能得燕王青眼。
不过张辅嘴上仍谦虚:
“我也不指望他出人头地,能安稳一生就好。”
张輗呆呆立在原地,
连朱高煌带着曌儿何时离去都未察觉。
他刚刚听见了什么?
燕王殿下竟命他明日去燕王府?
张輗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他下意识狠狠掐了一把大腿——
疼,钻心的疼。
疼得好,疼就说明这不是梦,是真的!
若不是身在太极殿外不得喧哗,
他几乎要放声高呼。
他这场生死之赌,终究是赌赢了!
……
朱高煌与曌儿并未体会张輗的心潮起伏,
他们已来到徐皇后的坤宁宫。
身着常服的徐皇后正与一女官说话。
徐皇后虽出身不凡、身份尊贵,
寻常女子会的,她也都会。
喜欢大明:我的武力无敌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我的武力无敌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