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寇封上前扶起曹洪,从此刻起,曹洪便成了寇家军的一员。
如今曹洪可以名正言顺担任雁门太守,假意归顺却成了真心投诚,这着实出乎曹操意料!
众人都为曹洪庆贺得遇明主,唯独曹洪沉默不语。
“曹将军有何心事但说无妨,如今既是一家人,我部将士向来直来直往,有话但讲。”
“启禀主公,末将驻守雁门时为替曹操立功,曾秘密训练了一支暗卫,如今他们也想追随末将效力主公!”
“此等小事何须禀报,既是你的旧部,愿意归顺者本王一概接纳!”
寇封的态度很明确,让他们继续跟随曹洪。
只要忠心效命,不论出身,寇封都会重用。
听闻寇封愿意收编暗卫,曹洪激动万分,连连叩首。
早知今日,当初何必假意归顺,倒不如真心投诚。
“曹将军,你那支暗卫可有番号?”
寇封突然问起暗卫称谓,这支秘密部队至今尚未命名。
就像虎贲营、铁骑营都需要响亮的名号。
曹洪一时语塞,不知如何作答。
见曹洪为难,寇封便想着为这支精锐赐名。
“观你今日所言,可见你与暗卫情同手足,不如由本王赐个名号?”
“多谢主公体恤,全凭主公做主!”
“既是暗中行事之师,便唤作影卫军如何?”
——
多谢主公!那些降卒原本担心您不会接纳,未料您不但赦免了他们,还赐予新名号,实乃仁德之举!曹洪由衷赞叹。在寇封麾下,降军能获此厚待确属罕见。
见曹洪心绪浮动,寇封便令其先行回府,将这个好消息传达给暗影军。曹洪领命告退,匆匆离开军营。
此举正是寇封收拢北方四州民心的策略。若能赢得这四州百姓拥戴,夺取天下十三州便指日可待。民心所向,大业何愁不成?
随着曹洪归顺,全军开始备战,计划数日后进攻冀州。寇封任命曹洪留守雁门担任钱粮官——这看似卑微的职位实则关系全军命脉。行军作战,粮草乃是根本。
寇封将此重任托付曹洪,足见信任之深。对此诸葛亮深以为然,他与主公同样秉持用人不疑的原则。刘伯温、庞统这些谋士也从未质疑过寇封的决断。
要收服民心,就必须真诚相待。寇封正是看重曹洪的价值,才未施以屠刀。雁门百姓闻讯欢欣鼓舞,他们厌倦战乱,渴望太平盛世。
在这群百姓眼中,寇封就是他们期盼的明君。天下归一大业,如今只差最后一步。
主公,连曹洪这样的忠将都背弃曹操,可见其非真正雄主。幕僚们议论纷纷,如今曹操麾下良将寥寥,待我军兵临中山郡时,守将必闻风丧胆。
北方四州唾手可得,不知主公是否已做好君临天下的准备?
晋阳城中,诸葛亮轻摇羽扇,刘伯温执棋沉吟,庞统倚栏远眺,三人目光如炬,已然望见九霄云外的凯旋旌旗。
寇封负手立于沙盘前,凝视着标记各州的木牌。他深知天下之土当如春蚕食叶——并州既下,三军便该如稻谷般沉淀。军需官正在清点粮仓,校场传来整齐的操练声,这片休养生息的土地正在蓄积力量。
冀州城高池深,非朝露可破。寇封屈指轻叩青砖城墙的模型,诸君当持赴火蛾之心,亦要存观棋之静。他特别叮嘱参军主簿在军报上加盖朱印:骄兵之气比断粮更危。
晨钟敲过三响时,各级将领都收到了镶铜虎符的调令。三个月后的寒露节气,将成为他们崭露锋芒的黄道吉日。
曹洪的马鞭在官道上抽裂空气。他府中那些原本藏在影子里的人,如今要堂堂正正站到日光下了。那支为暗夜行动仓促组建的队伍,此刻正跪接绣着二字的军旗——寇封亲自赐名的建制,让五百名死士的甲胄都激动得铮铮作响。
兵力尚不及州府巡防营。曹洪摩挲着兵册喃喃自语。他望向刺史府的方向,那里有能指挥万军的虎符,也有能单骑破阵的骁将。暗影军团需要真正的猛虎,而不是他这样精于潜伏的夜枭。
此时曹军斥候的密报里,还只记载着岳飞的重甲铁骑和戚继光的 ** 。谁也不知道,在某个演武场的暗处,五百把淬毒弩箭正在等待震惊天下的契机。
曹洪府邸内,亲信低声劝阻:大人三思!此举将让您失去暗影军团的指挥权!
曹洪神色坚定:以我之才,难以带领军团威震天下。与其耽误将士前程,不如另择明主。
可这是您苦心栽培的部队!亲信仍不甘心。
曹洪厉声道:慎言!我们与赵云等人不同,当以主公大业为重。
作出决定后,曹洪立即前往面见寇封。暗卫系统仍在运作,功绩依旧归属曹洪。
主公,深思后认为末将不配执掌暗影军团。
寇封挑眉:这支劲旅由你一手缔造,除你之外谁能胜任?
恳请主公派遣更强将领。曹洪俯首 ** 。
寇封赞许地点头,转向赵云道:子龙,由你接管暗影军团如何?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