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亲率骑兵赴襄阳,并派背嵬军使者先行探路。守城将领认出寇封部下后,立即向蒯越通报。蒯越与刘琮得知寇封遣使,皆感震惊。
(
“大人,我们不是商议好投靠寇封吗?现在他派人来了,正好探探对方的底细再做定夺!”
刘琮年纪尚轻,对军政要务不甚了解,只得全权交由蒯越处理。
不多时,背嵬军将士步入襄阳刺史府,面见新上任的荆州牧刘琮与谋士蒯越。
“末将奉征南将军之命,特来拜见刘州牧、蒯大人!”
蒯越见来者仍是先前送信的使者,脸上浮现淡淡笑意,开口问道:“贵主遣你前来,所为何事?”
背嵬军将士抱拳行礼,将寇封的嘱托娓娓道来:“我家主公说,诸位同为荆州子弟,如今曹操势大,理当携手抗敌。若刘州牧与蒯大人愿共襄义举,我家主公必能击溃曹军。”
蒯越听罢轻笑摇头:“寇将军虽兵强马壮,但仅凭这几句话就想对抗曹操百万雄师,未免太过儿戏。有话不妨直说!”
见蒯越不为所动,使者含笑回应:“主公早料到蒯先生会有此虑。实不相瞒,此刻我军主力已渡江北进,正朝襄阳而来。”
此言一出,刘琮与蒯越皆面露惊色。蒯越难以置信道:“你说寇封已亲率大军登陆荆北?”
他实在难以相信,寇封竟敢放弃长江天堑,直面曹操的百万大军。但转念一想便明白其中关窍——若以精锐骑兵突袭襄阳,先击溃夏侯惇部,确实大有可为。
关键在于必须有荆州军协同作战,否则计划毫无意义!
想到这里,蒯越嘴角不由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寇将军寇将军,您可给我出了道难题。若不答应,您麾下这支虎狼之师怕是要强攻襄阳了吧?
罢了,既然错过了您崛起的最佳时机,如今投效于您,权当我蒯家的一场豪赌。
这雪中送炭之举,就当是笔长远投资吧!
低声自语后,蒯越当即向刘琮进言:
主公,此乃天赐良机!若与寇将军联手,必能全歼曹操先锋部队。
即便战事不利,亦可借助寇将军水师南渡长江。此刻结盟既能彰显诚意,更关乎您日后在寇将军麾下的地位。
刘琮闻言当即拍板:
即刻传令打开城门,恭迎征南将军入城!
须知如今的寇封已贵为征南将军,统领荆、扬、交三州。从法理上说,刘琮、孙权等人皆在其节制之下。
此时的荆州可谓进退维谷——北面强敌压境,境内仅余七万疲兵。先前三万人马早已溃败于夏侯惇之手,根本无力同时应对南北夹击。
是故归顺寇封,实乃刘琮最明智的选择。
当寇封收到蒯越的回复,当即率军星夜兼程赶往襄阳。为确保隐秘,双方仅带少数亲卫在城外会晤——此举正是为了避免惊动夏侯惇。
就在这历史性的会面中,蒯越终于见到了这位改变他命运轨迹的传奇人物。
戎装白驹,龙虎枪寒芒摄魄,寇封昂然骑乘,少年雄姿令人心折。年仅十九未及冠,却已雄踞荆南,拥甲士十万,俨然一方雄主。
当刘玄德与曹孟德年近半百,孙仲谋亦过而立之年时,寇封青春正盛。单论韶华流逝,便足以耗尽曹刘之辈寿数。
刘琮与蒯越执礼甚恭,齐声唱喏:恭迎征南将军!系统提示浮现:
蒯越
武艺:62
韬略:97
统御:82
治政:97
风仪:84
忠心:82
观此数值,寇封暗赞:真乃当世奇才。
寇封跃下战驹,亲扶二人朗笑:得二位臂助,夏侯元让插翅难逃!遂率众入襄阳城,共商破敌之策。
襄阳北境仅南郡、南阳二地。此时夏侯惇尚不知长江天险已破,更未料刘琮倒戈,此正奇袭良机。
与此同时,卧龙岗上诸葛孔明正整顿行装。终究难敌庞士元软磨硬泡,决意出山。荆襄书院乃庞德公、水镜先生、黄承彦共立,除授业外,更为俊杰扬名之阶。诸葛亮与庞统正是书院双璧,一时瑜亮。
说到底,诸葛亮之前说不再出山不过是气话罢了。他原本对刘备寄予厚望,幻想着凭借自己的才能,助刘备占据荆益二州,实现三分天下的宏图。
谁能想到,不是他的计谋有误,而是错看了刘备这个人!
正因如此,那段时日里,诸葛亮心中既有不甘,又对自己的才能产生了怀疑。
如今庞统给了他台阶——与其共辅寇封,让荆襄书院的名声盖过颍川书院。这理由正好,既能避免尴尬,又能让他名正言顺地重新出山。
收拾好行装后,诸葛亮对童子说道:
你自行离去吧,我与士元将去投奔寇封,今后多保重。
童子闻言,遥遥一拜,便与他分道而行了。
路上,庞统忍不住打趣道:
你呀,忒不厚道。跟着寇封本可享福,何必将童子赶走?诸葛亮摇摇头:
这是他的选择。人各有路,不必勉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