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女娲庙中,造化意显
集齐神农的生命本源、伏羲的智慧本源,楚雄的下一站,是苗疆的女娲庙。庙虽不大,却终年被一股柔和的白光笼罩,庙中的女娲石像,手持蛇杖,面容慈悲,仿佛在注视着世间所有的生灵。
女娲,创世三皇之一,捏土造人、炼石补天,是造化与慈悲的化身。楚雄站在石像前,感受到一股熟悉的气息——那是与他草木丹道中“育生”之术同源,却更加磅礴、纯粹的“造化之力”。
“你携神农之生、伏羲之智而来,离‘全’只差一步。”石像的眼中闪过一丝灵光,女娲的声音温柔却威严,“你的草木丹道能活死人、肉白骨,却少了一丝‘创造’的本源——你能修复,却难‘无中生有’。”
“晚辈求大神一丝造化本源,”楚雄取出一枚最完美的“百草归一丹”,丹药透明,内有微型百草园流转,“晚辈的丹法能调和草木之性,却无法真正‘创造’新的生灵,想来大神的本源中,藏着‘造物’的真谛。”
女娲石像抬手,一滴七彩的水珠从指尖滴落,悬浮在楚雄面前:“吾之造化,不在‘造’,而在‘育’——赋予生灵自我成长的可能,而非一成不变的傀儡。你以丹道真意换本源,吾亦想看看,你那草木丹道的‘顺性’之理,能否让吾之造化,多一分‘自然’的韵味。”
水珠落入楚雄掌心,化作一道七彩流光融入他的丹田。那是女娲的一丝造化本源,带着捏土造人的神奇、炼石补天的磅礴,其中既有“形”的塑造,也有“灵”的赋予,最深处藏着一股“包容万象”的意志——无论生灵形态如何,都能给予其生存的空间。
楚雄引动精花中的草木丹道感悟,化作一道青绿色的生机洪流,注入女娲石像。这道洪流中,藏着他对“顺性而为”的理解,尤其是让草木精魂自主生长的法门,其中既有“育”的温和,也有“放”的洒脱。
女娲石像吸收生机洪流,周身的白光愈发柔和:“原来‘造化’不必刻意雕琢,顺应其性,反而能生出更多彩的生灵……”庙外的苗疆土地上,突然长出一片五彩的花海,花海中的花朵会随着蝴蝶的飞舞而改变颜色,充满了自然的灵动。
而楚雄的丹田中,三丝本源终于齐聚:神农的生命本源如绿芽,伏羲的智慧本源如青焰,女娲的造化本源如彩流,三者围绕着混元无极祖炁旋转,隐隐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只差最后一步,便能熔炼归一。
第四章 盘古之心,本源归源
蜀山之巅,锁妖塔旁,有一处终年被罡风环绕的禁地。禁地中央,悬浮着一颗巨大的晶石,晶石呈混沌色,表面流淌着与天地同频的脉动,正是仙剑世界的核心——盘古之心。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后,身躯化作山川河流,元神化作天地规则,而这颗心,则留存下来,成为世界运转的枢纽,蕴含着盘古开天的无上伟力。
楚雄踏入禁地,罡风在他周身自动分开——三皇本源散逸的气息,让这方世界的本源之地,对他生出了天然的亲近。他走到盘古之心前,感受着那颗“心脏”的跳动,每一次跳动,都让仙剑世界的灵气更加活跃。
“三皇本源,本是盘古精气神所化,今日,便让其重归本源。”
楚雄盘坐在盘古之心前,运转混元无极大道,将神农的生命本源、伏羲的智慧本源、女娲的造化本源缓缓引出体内。三丝本源在空中漂浮,绿光、青光、彩光相互映照,却始终保持着距离,仿佛隔着一层无形的壁垒。
“以吾金丹为引,融三皇本源,返盘古之初!”
他猛地引爆丹田中的混元无极金丹。金丹炸开,化作一片混沌色的能量海洋,将三丝本源完全包裹。金丹中蕴含的符道、剑道、气之道感悟,如同催化剂,开始强行融合三丝本源:
生命本源的“生”,智慧本源的“知”,造化本源的“育”,三者在混沌能量中碰撞、撕裂、重组;
神农的“坚韧”,伏羲的“精密”,女娲的“包容”,三者的意志在能量海洋中交织、对话、共鸣。
这个过程痛苦而漫长。三丝本源如同三种截然不同的道,每一次融合都伴随着剧烈的能量冲击,楚雄的元神数次濒临溃散,全靠十二品三花散发的混沌之气勉强支撑。
“盘古开天,破混沌而生秩序;今日吾融三皇本源,亦当破壁垒而归一!”
楚雄引动所有心神,将自身对“混元无极”的理解——“万法归宗,混沌为源”,注入能量海洋。这句话仿佛一道钥匙,瞬间打开了三丝本源之间的壁垒:
生命中本就藏着智慧(生灵会学习),智慧中本就离不开生命(无生便无知);
造化需要生命为基(无生便无造),生命需要造化滋养(无造就无存);
智慧能完善造化(知理方能善造),造化能孕育智慧(生灵方能生智)。
三者本就是一体三面,缺一不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悦小说网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悦小说网!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