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道开天:楚雄与六界符运
第一章 凡符启智,市井传灯
仙剑世界的符法,原本只在少数门派中流传,且多是驱邪镇宅的粗浅符录,如同散落在沙滩上的碎金。楚雄初入此界时,见农户用朱砂画的“丰”符歪歪扭扭,既耗心神又难显效;猎户的“避兽符”仅能惊走小兽,遇着猛虎便成废纸。他握着刚凝成的万符幡雏形,在人间最热闹的临安城摆了个小摊,幡旗一角绣着个简单的“符”字,桌案上只摆着三样东西:一叠黄纸,一碟朱砂,一支狼毫笔。
“画符不用耗灵力,凡夫俗子也能学。”他的吆喝声不大,却让路过的人停下脚步。第一个来试的是个卖菜阿婆,想求张“平安符”给远行的孙儿。楚雄教她用指尖蘸着朱砂,在黄纸上画个圈,圈里点三笔——这是他简化的“安”字符,取“天地人三才安宁”之意。“心里想着孙儿平安,笔画别断就行。”阿婆依言画完,符纸竟微微发热,她惊得张大了嘴,连菜篮子掉在地上都没察觉。
消息像长了翅膀,传遍临安城。书生来求“智”符,楚雄教他们以墨代朱砂,在书页角落画“文”字符,说“心诚于学,符自显灵”;商贩来求“利”符,他教画“衡”字符,说“买卖公平,符力自随”。三个月后,临安城的寻常百姓家,门框上贴着“安”符,账本里夹着“衡”符,学子的笔杆上刻着“文”符。这些符法简单到孩童都能模仿,却带着楚雄注入的“凡符”真意——符者,心之迹也,非关灵力,只在真诚。
天地似有感应,当第一百户人家贴上楚雄所传的符纸时,临安城上空飘过一片淡金色的祥云,落在楚雄身上化作一丝温润的气流,融入万符幡。他望着满城错落的符光,轻声道:“符法不是修士的专利,该是护佑众生的伞。”这一日,后世称为“符法启元”,而楚雄的万符法门,便从这最朴素的“凡符”境,扎下了根。
第二章 法符通玄,宗门纳法
凡符在市井流传的第三年,蜀山派的清虚道长亲自下山了。他握着弟子呈上的一张“避水符”——那是个渔夫画的,竟能让渔船在惊涛骇浪中稳如平地,远超蜀山正统符法的效力。清虚在临安城找到楚雄时,正见他教一群孩童画“净”符:用清水调墨,在石板上画三道波浪纹,说“心净则水净”,画完的孩童们跑到护城河旁,将符水泼向河面,浑浊的河水竟真的清澈了几分。
“道友这符法,不讲引气入符,却能通天地之力,是何道理?”清虚长揖行礼,语气带着敬畏。楚雄指着孩童们的笑脸:“孩童心纯,画符时无杂念,这‘纯’便是力。修士引气,是借外力;凡夫用心,是修内力,本是殊途同归。”他取过一张黄纸,以灵力催动朱砂,画下一道“御”符,轻轻一扬,符纸化作一只纸鹤,载着颗石子飞出三丈远。“这便是‘法符’境——以灵力为引,让符纸承载具体神通,能御物、能驱邪、能疗伤,却需修士亲手绘制。”
清虚请楚雄上蜀山讲法三月。楚雄将法符境的三道核心要诀刻在蜀山石壁上:“气凝于笔,意守于符,神随于用”。他教弟子们用不同材质画符:桃木剑蘸精血画“杀”符,可斩妖;玉簪蘸晨露画“愈”符,能活肌;铜刀蘸星火画“燃”符,可引火。三月后,蜀山弟子下山除妖,腰间符箓飞舞,不再是往日单一的镇妖符,而是“捆”“烧”“困”“醒”多符配合,效率大增。
消息传开,昆仑、蓬莱等宗门纷纷派人求学。楚雄从不藏私,将法符境的七十二种基础符式公之于世。当各大门派的藏经阁都添上“万符法门”卷宗时,天地间降下的金色祥云更浓了,化作一道光带缠绕在万符幡上,楚雄能清晰感觉到,自己与这方世界的联系愈发紧密——这是天地对“传法”的回馈,是气运的初显。
第三章 灵符化灵,器符共生
法符在宗门盛行十年后,楚雄在蜀山后山开辟了一处“符池”。池水中融入百种灵草汁液,弟子们需将自身灵力注入符纸,浸入池水中七日,让符纸吸收灵气,生出灵韵。第一个成功的是清虚的弟子云渺,她画的“讯”符在池水中浮浮沉沉,第七日夜里竟发出微光,化作一只萤火虫大小的灵虫,能带着她的话语飞到百里外的同门身边。
“这便是‘灵符’境。”楚雄指着那只灵虫,对围拢的弟子们说,“法符是‘用’,灵符是‘活’。当符纸承载的灵力与天地灵气共鸣,便会生出灵智,能自主执行简单指令。”他教众人以灵木为纸、灵玉为墨、灵火为引,绘制“护”符可化作灵盾,受击时会自动反击;“寻”符可化作灵鼠,能按心意找到指定之物;“藏”符可化作灵雾,能隐去身形。
灵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仙剑世界的格局。凡人修士借助灵符,能在妖兽环伺的黑森林中开辟路径;商旅队伍带着“醒”符,可避开迷魂瘴;甚至连普通城镇的护卫队,都配备了“警”符——遇袭时会发出尖啸。有次江南水患,楚雄带着弟子们绘制了千张“镇”符,投入洪水中,符纸化作万千石桩,竟硬生生挡住了决堤的洪水。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仙剑开始的修行路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