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老憨咧嘴一笑:“放心吧大人,兄弟们看到真能长出粮食,劲头足着呢!有了这玩意,咱们辽东的兵,以后饿肚子的日子可就少多喽!”
>
夜幕降临,督师行辕的书房内灯火通明。
沈砚秋翻阅着苏清鸢整理好的今日巡视记录,以及各营报送的训练进展。新战术推行顺利,军心可用;多棱堡建设按部就班;玉米试种成功,解决了长期驻守的部分后勤之忧。一切似乎都在向着好的方向发展。
但他眉宇间并未舒展。秦玉容下午递来的消息,锦州前沿的夜不收回报,发现小股后金斥候活动的踪迹比以往更加频繁,似乎在重新勘测地形,试探明军布防的虚实。这与之前截获的“皇太极半月后攻锦州”的情报隐隐吻合。
“玉容加强了锦州方向的巡逻,多棱堡的建设也日夜赶工。”沈砚秋放下文书,对坐在下首整理账册的苏清鸢道,“但我们还需要时间。”
苏清鸢抬起头,烛光映照着她沉静的面容:“京城方面,徐大人来信,说陛下对辽东新战术的成效颇为嘉许,但也提及,朝中关于大人‘擅改祖制、耗费国帑’的议论并未停歇,尤其是……魏公公那边的人,活跃得很。”
沈砚秋冷笑一声:“他们自然不愿见辽东安稳。”他走到窗边,望着辽东特有的清澈夜空,繁星点点,却照不透人世的阴谋算计。“内部刚稳住,外面的狼就已经在嗅探了。告诉我们在京城的人,密切关注阉党动向,尤其是与兵部、漕运相关的任何人事变动。”
“是。”苏清鸢应道,随即像是想起什么,从一叠账册底部抽出一张薄纸,递了过去,“这是今日核查多棱堡石料采购时,无意间发现的一张便条,夹在废弃的报价单里,字迹刻意扭曲,内容……有些蹊跷。”
沈砚秋接过,就着灯光看去,上面只有一句没头没尾的话:“货已备齐,待风起时,自有人接应库房。”
没有署名,没有日期。
他的目光在“库房”二字上停留片刻,眼神渐冷。这指的,是军械库,还是即将堆满玉米的粮库?这阵“风”,又将在何时,从哪个方向吹来?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