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砚秋垂下眼睑,看着杯中琥珀色的酒液,沉默了片刻,似乎在权衡。再抬头时,他脸上带着几分恰到好处的为难与谨慎:“崔大人厚爱,下官感激不尽。只是……徐师于我有半师之谊,提携之恩,骤然背弃,恐惹物议,亦非君子所为。此事……可否容下官缓图之?”
他没有断然拒绝,也没有立刻答应,而是用一个看似合情合理的“缓图”拖延了过去。这反应在崔呈秀预料之中,毕竟徐光启的名声和影响力摆在那里,沈砚秋若立刻改换门庭,反而显得可疑。
崔呈秀哈哈一笑,似乎很满意沈砚秋的“识时务”:“应该的,应该的!徐老先生德高望重,此事确需谨慎,不可操之过急。老夫等你消息。”他举起酒杯,“来,为日后同舟共济,满饮此杯!”
沈砚秋举杯相迎,酒液入喉,辛辣之余,只觉一股寒意从心底泛起。他知道,这只是开始。崔呈秀的拉拢,如同裹着蜜糖的砒霜,接下固然是死,立刻拒绝,恐怕立刻就会迎来更猛烈的风雨。
宴席在看似融洽的气氛中结束。崔呈秀亲自将沈砚秋送至二门,态度依旧热情。直到沈砚秋的马车消失在夜色中,崔呈秀脸上的笑容才瞬间收敛,眼神阴鸷地对身旁的心腹低语:“去,查查他最近还和哪些东林残余有来往,特别是那个黄尊素。还有,给辽东我们的人递个话,沈侍郎即将亲赴辽东督导军备,让他们……‘好好招待’。”
马车行驶在寂静的街道上,辘辘车轮声格外清晰。沈砚秋靠在车厢壁上,闭着眼,面上看不出什么情绪。袖中,他指尖无意识地捻动着,仿佛在掂量着方才那场宴席的分量。
崔呈秀的野心毫不掩饰,拉拢不成,后续的手段恐怕会更加直接和狠辣。这趟即将到来的辽东之行,发放军备是明面上的任务,应对崔呈秀布下的明枪暗箭,恐怕才是真正的考验。
他睁开眼,掀开车帘一角,望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京城灯火零星,远不及记忆中那个时代的璀璨,但这片黑暗之中,却隐藏着更复杂的杀机与更艰难的征途。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