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夜守寒灯 破晓生机
沈砚秋指节叩在医帐粗糙的木柱上,发出沉闷的轻响。帐内,林墨雪俯身在张猛榻前,用浸了温水的干净软布,一点点拭去他额角不断渗出的冷汗。那盆原本清澈的热水,已换了三遭,每次端出去都带着浑浊的血色和汗气。油灯的光晕在她专注的侧脸上跳动,映出眼底下一片浅青。
“高热未退,”她头也不抬,声音因持续未眠带着一丝沙哑,“伤口没有继续溃烂的迹象,但能否熬过去,就看今夜。”
帐外,远远近近围着些不肯散去的乡勇,火光映着他们不安的脸。赵郎中抱着胳膊站在人群边缘,嘴角那点若有若无的冷意,在夜色里格外刺眼。他没再高声说什么,但那姿态分明写着——等着瞧。
沈砚秋没理会外面的目光,他的视线落在张猛那条被严密包扎的手臂上。缝合的皮肉之下,是看不见的战场,细菌感染、败血症……这些现代医学名词在他脑中盘旋,却无法宣之于口。他能依仗的,只有林墨雪超越时代的清创缝合技术,和她带来的那些草药未知的消炎效果。这是一场豪赌,赌注是一条悍勇士兵的性命,是林墨雪刚刚起步的医营信誉,更是他沈砚秋在米脂说一不二的权威。
“周老憨,”他低声唤过一直守在帐外,眼眶通红的副统领,“去,弄些浓度高些的烈酒,越烈越好。再让伙房时刻备着干净的沸水。”
周老憨哑着嗓子应了一声,深深看了一眼帐内,扭头快步去了。沈砚秋又转向王书吏:“告诉外面的人,想看可以,不许喧哗,更不许靠近医帐十步之内。违令者,军法处置。”
王书吏领命而去,帐外围观的人群骚动了一下,声音果然低了下去,但那些探究、怀疑、甚至带着点幸灾乐祸的眼神,依旧像针一样扎在医帐单薄的布幔上。
时间在压抑的寂静和油灯灯花的轻微爆裂声中,一寸寸爬过。子时前后,张猛的情况似乎到了最危急的关头,他开始无意识地抽搐,牙关紧咬,喉咙里发出困兽般的嗬嗬声,包扎伤口的布条下,隐隐又有血水渗出。
林墨雪眉头紧锁,迅速取出银针,在他几处大穴落下,又撬开他的牙关,灌下小半碗浓黑的药汁。她的动作依旧稳定,但额角的汗珠汇聚成滴,顺着苍白的脸颊滑落。
帐外,赵郎中似乎轻轻哼了一声,虽未言语,那意思却明明白白——看,不行了。
沈砚秋心口发沉,他走到帐边,掀开一道缝隙。清冷的月光混着远处火把的光涌进来,照亮他半张紧绷的脸。他看到赵郎中那几乎掩饰不住的得意,也看到周围乡勇眼中愈发浓重的恐惧。若张猛真的死在这里,“邪术害人”的帽子就算被林墨雪彻底扣实,之前所有的努力,军屯、剿匪积累的威望,都可能因此动摇。
他放下帐帘,隔绝了外面的视线,转身走到林墨雪身边,拿起另一块干净软布,浸了烈酒,递给她。“还有何法?”他声音压得极低,只容两人听见。
林墨雪接过布,继续擦拭张猛滚烫的脖颈和腋下,借助酒力挥发带走热量。她沉默片刻,才道:“能做的都已做了。现在,看他的命,也看天意。”
天意?沈砚秋不喜欢这个词。他更相信事在人为。他盯着张猛因痛苦而扭曲的面孔,脑中飞速回溯着现代那些关于物理降温和抗感染的知识,却发现能在此刻应用的,寥寥无几。
“持续用酒擦拭,重点擦额头、脖颈、腋下、腹股沟。”他只能给出这最基础的建议,“想办法让他多喝水,哪怕是强行灌进去。”
林墨雪依言而行,动作不停。帐内只剩下布料摩擦声、沉重的呼吸声,以及灯芯燃烧的噼啪声。
丑时过半,就在那压抑几乎要达到顶点时,张猛剧烈的抽搐忽然平缓下来,紧咬的牙关微微松开,一直急促困难的呼吸,似乎……顺畅了那么一丝。
林墨雪动作一顿,立刻伸手探向他额头,又翻开他眼皮仔细查看。
“热度……好像在退。”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敢置信的轻颤。
沈砚秋也伸手试了试,那烫手的灼热感,的确减弱了些许。他心头那块巨石,仿佛被撬开了一道缝隙。
接下来的一个时辰,变化愈发明显。张猛不再痛苦呻吟,呼吸逐渐变得平稳悠长,额头的温度一点点降下来,虽然依旧比常人高,却已不再是那种濒死的滚烫。甚至在天边泛起第一抹鱼肚白时,他喉咙里咕哝了一声,极其含糊,却不再是毫无意识的呓语。
林墨雪长长舒出一口气,一直挺得笔直的脊背微微放松,这才感到浑身肌肉都因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酸痛僵硬。她看向沈砚秋,眼底带着血丝,却有一抹亮光破开疲惫:“最危险的关头,应该……过去了。”
沈砚秋点了点头,一直紧攥的拳头缓缓松开,掌心是指甲掐出的深深印痕。他走到帐门边,猛地将整个帐帘掀开!
清冽的晨风瞬间涌入,吹散了帐内积攒一夜的浑浊药气和血腥。晨曦微光中,他站在那儿,目光扫过外面或坐或站、同样熬了一夜、此刻正眼巴巴望过来的人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