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NASA与斯塔克工业联合启动火星移民计划,或将成为人类文明新篇章!】
这则新闻让李昂想起最近复联内部的一场重要讨论。经历了拉莱耶事件后,神盾局和复仇者们意识到地球面临的威胁远不止于此。无论是伊斯族的降临,还是那诡异的偏三方八面体,都历历在目。单是一个拉莱耶就险些让人类灭绝,若出现更可怕的危机呢?
为此,托尼·斯塔克提出了第二家园计划——当地球面临无法抵抗的灾难时,为人类保留文明火种。这项提案获得全体成员的一致通过,而目的地就选在了火星。这颗红色行星不仅距离最近,探测数据显示其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水冰资源,还存在过原始生命的痕迹。
有了斯塔克工业的加入,原本进展缓慢的火星探索计划突飞猛进。这位天才科学家自信能在两年内建成容纳千万人的火星基地。新闻照片里,佩戴标志性墨镜的托尼正与NASA官员握手言欢。
看着报道,李昂突然灵光一现。他似乎知道该如何使用那张【初级种族文明缔造卡】了,还有黄衣之王的安置之处......
在托尼的技术支持下,新型运载火箭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组装。此刻这艘充满未来感的航天器正矗立在发射台上,燃料加注完毕,静待启程。今天,它即将踏上人类历史的征程。
后的:
各路媒体早已在安全距离外架设好专业设备,身着正装的新闻主播正面向全国观众直播这一重要时刻。当记者们说得口干舌燥之际,托尼·斯塔克与NASA官员终于现身。
瞬间,这群媒体工作者便将他们团团围住。
斯塔克先生,请问这艘火星探测器将在红色星球停留多长时间?
您向来以 ** 形象着称,为何突然投身国家航天项目?
BBC记者提问:此次发射是否与近期太平洋出现的异常生物有关?
有消息称这属于太空殖民计划的一部分,请问 ** ** 是否意图将势力范围扩展至外太空?
NASA官员能否解释为何乘组成员中仅有三名女性?十五名男性的比例是否存在性别歧视?
我们少数族裔组织同样质疑:为何没有非洲裔宇航员入选?这是否涉及种族歧视?
环保组织希望了解:火箭发射产生的尾焰是否符合环保标准?
铺天盖地的荒谬提问接踵而至,完美展现了自由国度新闻媒体的特色。
托尼仅以不予置评回应便转身离去,NASA官员们同样保持沉默。记者们立即对着镜头开始各种夸张解读。
书店里目睹全程的李昂忍俊不禁。每次见证这个超级大国的特殊社会现象都令他倍感有趣。
笑意过后,他的目光重新聚焦在托尼身上。此时这位天才科学家正在为即将出征的宇航员做最后动员:
先生们,这次任务周期为三个月,其中包括为期一个月的火星科考。待诸位凯旋之日,香槟与美女都将为你们准备妥当。
要知道,以传统航天技术往返火星需要九个月。但在托尼的尖端科技助力下,行程被缩短至一个月——这虽不符合常理,却非常。
随后NASA官员又进行了例行演讲,但显然不如托尼的动员来得振奋人心。
随着倒计时结束,震耳欲聋的轰鸣声中,火箭尾部喷射出耀眼光焰。在强大气浪的推动下,这个承载人类梦想的庞然大物腾空而起。
135章·火星登陆!奥林匹斯山行动!暗影低语!(诚意求订)
黯淡无垠的星海永远比荧幕呈现的更加残酷。当真正脱离大气层时,宇航员们才明白——人类肉眼能捕捉的,唯有吞噬一切的漆黑深渊。那些通过哈勃望远镜呈现的瑰丽星云,不过是仪器制造的彩色幻觉。
在这片连时间都失去意义的虚空里,NASA探测器已孤独航行三十七个地球日。对宇宙尺度而言,这连须臾都称不上。但在托尼·斯塔克提供的脉冲推进器加持下,锈红色行星已近在咫尺。
上帝啊......马丁·戴维斯的面罩映出那片铁锈色的荒原。作为任务指挥官,他无意识攥紧了舱壁扶手。耳机里接连响起队员们的抽气声——这一个月失重状态下,所有人的生物钟都已紊乱。
剧烈的气动摩擦过后,探测器最终降落在被称作华夏盆地的撞击平原。十年前轨道探测器曾在此发现水合矿物波动,NASA本打算用伊甸园命名,直到某位华裔研究员在会议中摔了数据板。
休斯顿,这里是火神号。马丁调整着泛着雪花的通讯器,我们已在预定坐标完成软着陆。地球那端传来断续的欢呼,NASA指挥中心墙上的巨型屏幕上,正同步显示着探测器外置镜头拍摄的画面:一望无际的赤红荒漠,与地球戈壁惊人的相似。
(活动期间每章破千加更,追更读者可参与抽奖)
除了主屏幕外,还有一块小屏幕,这是NASA专门安装的,用于与托尼保持联络。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港片:大哥死那一天,我抄底大嫂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港片:大哥死那一天,我抄底大嫂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