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其防备不深后,联王允等忠汉之士杀之。”
“眼下董卓已成天下所有人深恶痛绝之人。”
“届时某杀了董卓,便是人人称赞的大英雄,某也必受天下人称赞。”
“曹某拜师伯喈公,娶伯喈公长女为妻,更是得不少人心。”
“若是再有杀董之名,天下投曹某者,必如过江之鲫。”
“届时某再以长安数百万石粮以及数之不尽的钱财,可养兵十万。”
“必可如先秦般雄踞关中,虎视天下。”
“若是中原或河北有变,某挥兵出关,天下唾手可得。”
“公明有大才,何不投某?”
“某必视公明如肱骨也!”
曹性说完,一脸期待地看着徐晃。
徐晃听完,心中大惊。
他震惊地看着曹性。
说实话,曹性的谋划确实是不错的。
但拜主关乎忠义。
不能轻易背离,不然要被人戳脊梁骨。
自己对曹性不算了解。
何况曹性这年纪......
正当他犹豫时,贾诩低声劝道:“我主公虽然年轻,但将军也是读过书的人,当知不可以貌取人。”
“主公?”徐晃诧异地看了贾诩一眼。
没想到这位已经拜主曹性了,虽然不知道这位是谁。
但看起来很有智谋的样子。
却听贾诩继续开口:
“古有项橐七岁被孔子尊为师。”
“更有甘罗以十二之龄,助秦国取十六城,被秦王拜上卿。”
“今我主年虽才年十九,却有勇有谋,文武双全。”
“将军拜我主,此合情合理。”
“反之,今将军已知我主未来目的,更是已经知我主壮志。”
“若将军不投......”
贾诩缓了缓,紧紧盯着徐晃,眼中闪过一丝冷芒。
继续开口:“不但将军性命不保,将军家眷同样难逃一死。”
“为人者,当以保全家小家族为毕生所向。”
“若置老母妻儿与族人不顾,此愚夫也!”
“同样的,我主言。”
“大丈夫,当带三尺长剑,立不世之功。”
“将来封妻荫子,光宗耀祖,名留青史,此豪杰之英俊也!”
“若因一己之私,一时之惑,而死于非命,使家小难以保全,此非大丈夫。”
“望将军思之,慎之!”
徐晃闻言,心中对贾诩说的话很是认可。
这位先生说的确实没错。
事实上,曹性说的更没错。
同样也是一个好的计划。
虽然说计划赶不上变化,但有这个心就好。
何况自己不投,曹性肯定杀了自己。
对了,这位先生已经拜主了?
“不知先生是?”他好奇地看着贾诩。
贾诩见徐晃那意动的样子,心中暗喜,回道:“某西凉武威贾诩贾文和!”
“武威郡贾家?”徐晃有些惊讶。
武威郡贾家可是当地的名门望族啊!
这位先生看起来也是个有能力的人,没想到已经投了曹性。
“然也!”贾诩点了点头。
又轻声劝道:“公明有大志,莫要自误啊!”
徐晃看了看曹性,又看了看贾诩。
他想了想,直接站起身,看向曹性,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曹性见了徐晃的目光,更加期待地看着徐晃。
徐晃当即对着曹性作揖道:“徐晃徐公明,拜见主公。”
“好!”
曹性闻言大喜,赶忙站起身走到徐晃面前。
扶起徐晃,看着面前这个英武的年轻汉子,他欣喜道:“公明请起,我得公明,如虎添翼啊!”
“不敢!”徐晃恭敬回了一声。
他坚毅地看着曹性,对曹性也是有些认可。
这位主公倒是没传出什么恶名。
他好像是想到了什么,忙请求道:“主公,晃有一事相求。”
“公明但说无妨!”曹性笑着点点头。
徐晃面露难色,祈求道:“主公,那些白波俘虏都是些拿起武器的百姓,若是主公将他们带去长安,恐董卓不会留他们活路。”
“望主公救一救他们!”
他说完,直接弯腰鞠躬。
说实话,这样有些为难自己这位主公了。
并且这些俘虏都是功劳,要是主公都带去长安,董卓绝对大喜。
并且董卓肯定不会放过这些人,主公要是放过这些人,肯定要得罪董卓。
但那么多人命,不少人和自己也有了感情。
让他们去送死,自己也有些做不到。
说实话,祈求主公救这些百姓也算自己投主公的一个原因。
“哈哈哈,公明放心,某与你相见,正是为了救这三万白波。”
曹性哈哈大笑。
“主公此言当真?”徐晃惊喜道。
这三万白波,还有十多万家眷在等着他们。
要是真的被杀,他们的家眷肯定也难以存活。
但如果主公有办法让他们活下来,那绝对是好事。
并且也能说明主公确实是仁义的人。
自己没有投错主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