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公元2099年,地球标准时间 10月28日,下午16:45 (月球时间约06:17,月昼第18天黎明)
地点: 月球静海,广寒宫三号科研基地(LP-3),B-2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已临时升级为“黑箱”级别)
月球没有日出日落,只有漫长而规律的白昼与黑夜交替。月昼第18天的“黎明”,阳光正以近乎水平的角度刺破静海盆地的边缘,将环形山的山脊镀上一层刺目的金边。然而,在广寒宫三号基地(LP-3)深处,距离月表超过三百米的B-2高等级生物安全实验室,时间仿佛凝固在一种永恒的、被高度过滤的冷光之下。这里,原本用于研究极端环境微生物或进行高致病性病原体实验的空间,此刻被临时赋予了远超其设计规格的“黑箱”安全等级。厚重的铅合金气密门紧闭,内部气压略低于外部,形成负压屏障。空气循环系统加装了五重HEPA过滤和紫外线消杀模块,任何微粒都无法逃脱。墙壁被特殊材料覆盖,隔绝一切电磁信号,只有通过基地内部最安全的物理线路,才能与外界进行极其有限的、加密等级最高的通讯。
实验室的核心区域,是一个巨大的、由高强度透明合金(类似蓝宝石硬度)构成的隔离观察舱。舱内,正是从A-7平台小心翼翼转移过来的、那具包裹在银灰色宇航服中的神秘遗骸。它被安置在一个特制的、非金属材质的平台上,周围环绕着各种精密的、可远程操控的探测臂和传感器。舱外的控制台前,站着三个人。
首席地质学家安娜·科瓦奇博士,脸色苍白,眼窝深陷,显然已经很久没有休息。她紧盯着隔离舱内的遗骸,眼神中交织着震惊、疲惫和一种近乎虔诚的专注。工程师李昂·张站在她身边,同样憔悴,但双手依然稳定地操作着控制台,监控着遗骸周围环境的各项参数——温度、辐射、微振动、能量场波动……一切正常,却又处处透着诡异。
在他们两人之间,站着一位新来者——林岚博士(Dr. Lin Lan)。她看起来约莫四十岁上下,身形修长,穿着与基地人员相同的深蓝色连体工作服,但气质截然不同。她的面容清秀,线条柔和,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隼,仿佛能穿透物质表象,直视其内在的编码。她是全球顶尖的基因学家、分子生物学家,也是“人类基因组计划2.0”和“地外生命形式基因图谱预研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在黑箱协议启动后,JSA科学委员会在陈志远教授的强力推荐下,以“最高优先级”指令,动用了仍在试验阶段的“超回路”亚轨道运输系统,将她从地球日内瓦的秘密研究基地,在短短数小时内秘密送抵月球。这是人类历史上速度最快、保密等级最高的一次人员调动。
“林博士,感谢您能及时赶来。”安娜的声音带着一丝沙哑,她伸出手与林岚握了握,能感觉到对方手指的微凉和稳定。“情况您已经通过加密简报了解了。这就是…‘它’。我们启动了黑箱,基地指挥官詹姆斯上校知道此事,但被要求严格保密,仅限核心人员知晓。目前,只有我们三人,以及基地安保系统知道‘它’的存在。”
林岚的目光没有停留在安娜脸上,而是穿透了观察舱的透明壁,牢牢锁定在那具遗骸上。她的眼神没有恐惧,没有厌恶,只有一种科学家面对终极谜题时,近乎贪婪的专注和兴奋。“安娜博士,李昂工程师,不必客气。能亲眼见证、甚至参与研究这个…‘样本’,是我职业生涯,不,是人类科学史上最重大的机遇。”她的声音清冷而平稳,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专业权威,“现在,请带我回顾所有已获取的数据,尤其是你们在A-7平台记录到的环境参数、接触遗骸时发生的任何异常现象,以及…那个发光符号的详细记录。”
接下来的半小时,林岚如同海绵般吸收着信息。她仔细查看了三维成像图、光谱分析报告、钻探日志,尤其是李昂记录下的、螺旋符号发出幽蓝光芒前后的所有传感器数据流。当看到符号发光瞬间的能量频谱图时,她的眉头微微蹙起,手指在虚拟屏幕上快速划动,调出几个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比对。
“这种能量波动…极其微弱,但频谱特征…很独特。”她低语,更像是在自言自语,“不是电磁波,不是声波,不是任何已知的粒子辐射…更像是一种…空间本身的微弱谐振?或者…某种生物场?”她摇了摇头,将疑问暂时压下,“目前无法解析,但必须记录在案,作为最高优先级研究课题之一。现在,我们的首要任务是获取它的基因信息。非侵入式,绝对安全。”
林岚走到主控制台前,手指在光滑的表面上快速舞动,调出她带来的、专为此行设计的“普罗米修斯”基因采样与分析系统界面。这套系统整合了当前最前沿的量子点测序、单分子实时测序(SMRT)和纳米孔测序技术,能够在不破坏样本结构的前提下,通过极其微弱的生物电信号、分子振动甚至空间拓扑场的变化,进行远距离、高精度的基因信息捕获和初步解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艾斯特拉星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艾斯特拉星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