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敬之也捋着胡子,对马骥刮目相看。他原本觉得马骥言行古怪,不像个有学问的人,没想到居然在数学上有如此造诣,心里不由得生出几分敬佩。“马先生年纪轻轻,竟有如此见识,真是后生可畏!”
李旺财和王富贵更是围着马骥,七嘴八舌地问起各种计算问题,比如如何用他的“符号法”计算货物的体积、土地的面积等等。
马骥被众人的热情弄得有些不好意思,同时又有点飘飘然。没想到自己初中水平的数学知识,居然在明朝末年被当成了“天才发明”,这种感觉真是太奇妙了!
接下来的时间,麦神父又展示了杠杆原理和滑轮组的模型。他用一根木杆和石头演示杠杆,说明“力臂越长,用力越小”;又用几个滑轮组合起来,让李旺财试着提起一个沉重的木箱,李旺财惊讶地发现,原本需要两个人才能搬动的木箱,用了滑轮组后,他一个人就能轻松提起。
“这就是力学的奥秘。”麦神父解释道,“通过巧妙的机械设计,可以放大我们的力量,完成原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张敬之看得连连点头,若有所思地说:“若是将这种原理用在农具或兵器上,定能事半功倍!”
马骥听得兴致勃勃,这些物理知识他同样熟悉。他忍不住补充道:“麦神父说得没错!这杠杆原理还有一个更极端的说法,‘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撬动整个地球’!虽然只是理论上的,但足以说明力学的强大!”
他还拿起滑轮组,给众人讲解不同滑轮组合的省力效果,比如定滑轮改变方向,动滑轮省力一半,组合起来能省更多力,讲得头头是道,甚至还纠正了麦神父讲解中的一个小错误——关于滑轮组省力倍数的计算。
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看向马骥的眼神充满了崇拜。麦神父更是惊喜不已,他没想到马骥不仅懂数学,还懂物理,而且理解得如此透彻,甚至比他这个专门研究过的传教士还要精准!
马骥胸口的挂坠,在他运用这些超越时代的数学物理知识时,传来了剧烈而兴奋的波动。它仿佛在贪婪地吸收这种“认知超前”所带来的、打破时代局限的奇特能量——这种能量既源自西方科学的逻辑体系,又带着马骥个人穿越的独特印记,与之前吸收的任何能量都截然不同。挂坠的光芒变得愈发明亮,悸动也更加规律而有力,仿佛在为这场跨越时空的知识共鸣而欢呼。
直到夕阳西下,众人还意犹未尽。张敬之主动向马骥请教了几个关于几何计算的问题,马骥都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避开现代术语)解答了,让张敬之茅塞顿开。李旺财和王富贵更是直接邀请马骥以后多给他们讲讲这些“实用学问”,甚至愿意支付酬金。
马骥婉拒了酬金,但答应以后有机会可以一起交流。离开教室时,他心里美滋滋的,总算在这些番鬼和中国士人面前扬眉吐气了一次——不靠吹牛,靠真本事(虽然是来自未来的真本事)!
麦神父送他到门口,真诚地说:“马先生,你是我见过最有天赋的人。如果你愿意系统学习西方科学,将来必定能成就一番大事。我希望我们能成为学术上的伙伴,共同探索未知的奥秘。”
马骥笑着点头:“麦神父客气了,互相学习,互相学习!”他心里却想:系统学习就算了,我这点知识都是“散装”的,真要深入研究,迟早露馅。偶尔露一手,装装样子就够了!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