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震亨见他对楹联匾额很感兴趣(尽管理解方式清奇),便笑着说:“小哥既然对楹联感兴趣,不如也试着作一副,为题此园添彩?”
马骥愣了一下,随即来了兴致:“好啊!我试试!”他看着眼前的湖水、荷花、锦鲤,憋了半天,磕磕巴巴地念道:“池中鱼儿肥又壮,树上鸟儿唱得欢。横批……生态和谐!”
文震亨:“……”他脸上的笑容彻底僵住了,半晌才憋出一句:“小哥……果然……质朴自然,通俗易懂。”他实在想不出别的词来形容这副“接地气”的对联,只能在心里感叹:马骥此人,真是个奇人!雅能谈“黄金分割”,俗能作“生态和谐”,真是让人捉摸不透。
周围几个路过的文人听到马骥的对联,也忍不住笑了起来,纷纷投来异样的目光。马骥却毫不在意,还得意地问文震亨:“先生,我这对联怎么样?是不是很工整?很有生活气息?”
文震亨连忙点头:“不错不错,很有生活气息。只是……此园乃雅致之所,对联多讲究意境,小哥这副对联,更适合乡村田野。”他委婉地提醒道。
马骥这才意识到自己可能闹了笑话,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哦,这样啊。那我再想想……”他看着眼前的景致,又憋了半天,结果什么也想不出来,只好放弃:“算了,还是先生您来作吧,我就不献丑了。”
文震亨笑着点点头,也不勉强他。两人继续往前走,文震亨又为他讲解了几处楹联匾额,马骥虽然大多理解不了其中的深意,但也听得津津有味。他发现,这些楹联匾额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经过了精心推敲,既点明了景致的特点,又寄托了文人的情怀。
他胸口的挂坠在接触到这些楹联匾额时,传来一阵细微而持续的悸动,像是在品味这些文字中蕴含的“文化能量”。虽然马骥本人理解得乱七八糟,但挂坠似乎能直接汲取文字背后的精粹,光芒变得更加温润,仿佛也染上了一层文化的韵味。
马骥摸了摸挂坠,心里想:“看来这园子不仅风景美,文化底蕴也这么深厚。以后得多学点古诗词,不然下次再遇到这样的情况,又要露怯了。”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