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娘低着头,小声说了句蒙古语,声音细得像蚊子叫。巴特尔在旁边翻译:“她叫其其格,想用奶豆腐换你刚才看的那块花布,给她妹妹做新年的裙子。”
其其格听到“花布”两个字,头垂得更低了,手指紧张地抠着牛皮袋的边缘。王掌柜看了看那袋奶豆腐,皱了皱眉:“姑娘,不是我不换,这奶豆腐放不了几天,路上一坏就没用了,我总不能带块坏豆腐回去吧?”
其其格的脸瞬间红了,眼里泛起水光,捏着袋子的手紧了紧,转身就要走。马骥赶紧拉住她,从她手里接过牛皮袋,打开闻了闻——奶豆腐带着浓郁的奶香,没有一点酸味,是刚做好没多久的。他拿着袋子走到王掌柜面前,把奶豆腐递到他鼻尖:“王掌柜,您闻闻,这奶豆腐新鲜得很,您用油纸包严实了,能放半个月。草原的奶豆腐和中原的豆腐不一样,没加石膏,是用马奶发酵的,带回中原给您家人尝尝,比点心还香。而且这块花布,您车上还有好几匹,其其格姑娘就想要这一块,您换给她,以后她们部落换东西,肯定先找您,这不亏!”
王掌柜被马骥说得动了心,又看了看其其格委屈的样子,终于笑了:“行,看在小兄弟的面子上,换了!”他从货堆里抽出那块粉红的花布,递给其其格。
其其格接过花布,把它紧紧抱在怀里,花布的粉色映着她的脸,像开了朵小桃花。她对着马骥鞠了一躬,用生硬的官话说了句“谢谢”,转身就跑,辫子上的粉布条在风里飘着,像只蝴蝶。
营地的交易渐渐热闹起来:一个年轻牧民想用风干的黄羊肉换盐巴,马骥帮他数了数肉干的数量,说服王掌柜多给了一勺盐;一个老妇人想用骨雕的小摆件换半块茶砖,马骥指着骨雕上的狼图案,说“这是草原的狼,中原人喜欢这种‘野性’的物件,能卖好价钱”,王掌柜欣然同意;连商队的伙计们都和草原的孩子们玩在了一起,伙计们掏出怀里的糖块,孩子们则把自己编的羊毛绳系在伙计的手腕上,糖的甜香和羊毛的暖意混在一起,飘在营地上空。
马骥也没闲着,他从怀里掏出自己攒了半个月的风干肉干——那是其其格阿妈给他的,肉质紧实,带着淡淡的盐味——想换一小块饼茶。王掌柜记得他帮了好几次忙,不仅给了他一块巴掌大的饼茶,还多塞了一小包茶叶末:“小兄弟,这茶叶末你拿回去,煮奶茶的时候撒点,香得很!”
马骥捧着饼茶,心里满是感动。他看着眼前忙碌的景象:牧民们抱着换来的布匹、铁锅,脸上是满足的笑;商人们收着皮毛、奶豆腐,眼里是丰收的喜;语言不通,却能用手势和笑容沟通;文化不同,却能为了彼此需要的东西达成默契。这不是简单的交易,是中原与草原的手拉手,是农耕与游牧的互相成全。
他胸口的挂坠在这时微微发热,吸收着集市上的“交融”能量——茶叶的清香、皮毛的厚重、布匹的柔软、铁器的坚硬,还有人们脸上的笑容、手上的温度,这些能量混合在一起,没有草原的狂野,也没有中原的精致,却带着一种生生不息的温暖。挂坠的光芒变得柔和而明亮,像集市上的阳光,像人们眼里的光,充满了包容与生机。
喜欢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