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君慢行。”
“诸君慢行。”
数百赤壁卫列阵成行,披甲执刃,手扶军旗,齐声呐喊,为远行之人壮行。
这是迟来的誓师,却因这份厚重的情义,显得尤为珍贵。
征伐交州,已在举国同心之中悄然铺展。
学府、六部、军议司,无不协力共进。
光阴流转,倏忽之间。
建安二年的尾声已然临近。
十一月初。
司空府点兵三万,正式出征。
曹洪率一万兵马为先锋,屯驻叶县一带;
夏侯渊领兵一万为右翼,进逼鲁阳城下,锋芒毕露;
与此同时,孙策于汝南起兵万余,作为左翼策应主力,驻军舞阴。
四万大军压境,兵势浩荡,宛城之战,志在必得。
定陵。
司空府中军大帐。
中军主力与后勤营已会合一处。
此番曹操气势如虹,点将十余员,郭嘉、程昱亦随军而至。
帅帐之内,文臣武将齐聚一堂。
曹操端坐主位,神情从容。
程昱翻阅战报,语气凝重:“子廉在叶县坚守,遭遇张绣部死力阻击。
不过孙策已夺回汝阴,妙才也顺利拿下鲁阳。”
“主公。”
郭嘉低声开口,“张绣此次抱定死志,亲率大军压境,锋线直逼我前军阵地,恐怕短期内能牵制我军推进。”
“主公!”
于禁上前请命,“末将愿往叶县,十日之内定取张绣首级!”
“不必着急。”
曹操神色淡然,挥手道:“我军倾巢而出,仅留子孝与元让镇守许昌,表面防杨奉、董承作乱,实则亦是提防袁本初伺机南下。”
“诺。”
于禁只得退下,面有不甘。
“主公。”
郭嘉从案上取过一份密件,沉声道:“校事来报,驻守新野的黄祖并未援救张绣,反倒荆州州牧遣邓济领兵五千进驻湖阳,意在遏制我军左翼包抄之势。”
“黄祖?”
曹操轻抚长须,冷笑一声:“不过一介匹夫罢了。
盘踞江夏,形同刘表附庸;昔日射杀孙坚,后又于江上斩王猛,早已惹怒江东。
他岂敢轻易出兵?若真调兵北上,江夏空虚,王政南铁骑渡江只在旦夕之间!”
“主公所言极是。”
程昱微微一笑,“正因黄祖与孙氏结下血仇,我们才以孙策为左翼。
他若敢动,孙策必倾尽全力与其死战。”
“嗯。”
曹操颔首。
郭嘉叹道:“此役当步步为营,切忌冒进贪功。”
“正是。”
曹操一锤定音,“此战不求尽取南阳,只须夺下宛城即可。
只要许昌以南握有一处险关,便可腾出手来图谋徐州。”
“诺!”
众将齐声应命。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这一回,他们再不容疏漏。
更不会重演当年流水河畔那场惨败。
司空府大军开拔,震动四方。
荆州、徐州、冀州皆为之侧目。
此战,关乎曹操能否真正掌控中原。
此前荀攸在《大蜻辑报》中详析宛城战略地位,天下诸侯无不警觉。
徐州,下邳,州牧府内。
吕布与众将争执激烈。
“主公。”
陈宫目光如炬,“曹操攻宛,许昌必然空虚。
虽难越刘备直捣腹地,但我军也该有所动作。”
“出兵?”
高顺、张辽眉头微皱。
“不错。”
陈宫踱步至地图前,神色凝重:“司空府既动,孙策屯兵汝南,为其左翼主力。
今日宛城战火,便是明日下邳之忧!”
吕布眼神一寒:“公台,你是说……奔袭沛国?”
“正是。”
陈宫语气坚定:“刘备据小沛,募兵万余,日夜操练不息。
若待曹操得胜,司空府东进在即,彼时刘备便成其侧翼利刃,我军将腹背受敌!”
“刘备……小沛……”
吕布手按剑柄,立于地图旁,喟然长叹:“只恨王政南不肯结盟,否则让他牵制刘备,我便可直扑许昌!”
“多说无益。”
陈宫嘴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吕绮玲自大蜻归来后,终日心绪难宁。
边塞女子,向来敬慕英雄。
见过王政南那般少年豪杰,心中又怎能再容他人?
故而她此行出使,并非徒劳。
她与大蜻之间,藏着退路,也藏着念想。
“文远。”
吕布转身执剑,决然下令:“你率五千人守下邳,高顺整备兵马,我要趁其不备,一举击溃刘备!”
“诺!”
诸将齐声领命。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