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陵若陷,历阳兵力又分,他对庐江也生出危机之感。
毕竟,彭泽渡口那边,可是驻扎着大蜻水师,还有一万精锐的第二军团虎视眈眈。
淮南烽火燃起。
一场牵动四方势力的大战已然开启。
天下群雄,无不瞩目此局。
荆州。
襄阳,州牧府内。
刘表与一众文臣武将齐聚议事厅。
蒯良凝视着铺展在案上的巨幅舆图,眉头微锁:“袁公路此番四面受敌,曹孟德、吕奉先、王政南,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
“确实棘手。”
蒯越等人纷纷附和,语气沉重。
刘表目光深沉,冷声道:“乱世之中妄自称帝,实乃自取灭亡,死了也不值得同情!”
“主公。”
蒯良神色凝重地开口:“袁术败局已定,吕布夺回广陵不足为虑,可若曹操占据汝南,或王政南拿下庐江、淮南二郡,那对我们荆州而言,便是大患临头。”
“所言极是。”
蔡瑁点头称是。
刘表沉吟片刻,问道:“子柔,依你之见,这一仗下来,谁最得利?”
“必是曹孟德。”
蒯良斩钉截铁道:“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打着朝廷旗号行事,命孙伯符为前驱,又让刘玄德屯兵沛国,还表奏吕布为左将军。
纵使王政南能打进淮南,也难以久守。”
“果真如此?”
刘表心头一紧,隐隐不安。
蒯良颔首:“但不管局势如何演变,短期内都还动摇不了我们根基。
有黄祖镇守江夏,张绣扼守南阳,荆襄之地尚可高枕无忧。”
“主公!”
蔡瑁眼中闪过狠色,“如今江东兵力多半调往前线,后方空虚,不如由末将率军突袭豫章,抢占先机!”
“胡闹!”
刘表勃然变色,怒斥道:“袁术僭号称尊,我等身为汉室宗亲,虽未出兵讨逆已是失责,此刻再去攻伐大蜻,岂不叫天下人耻笑?还有谁愿为汉室尽忠?”
“末将知罪!”
蔡瑁面色发白,连忙请罪。
蒯良缓声劝道:“主公息怒。
眼下我等只需静观其变。
待袁术覆灭,王政南与曹操势必要争锋相对,届时才是我们谋划之时。”
“嗯。”
刘表与蔡瑁默然点头。
与此同时,
南阳。
宛城太守府中,张绣麾下谋士将领尽数列席。
贾诩、张先、雷叙、胡车儿等人端坐堂下。
“先生。”
张绣拱手行礼,“淮南大战虽未波及南阳,但曹操大军屯于定陵,且以孙策为先锋,我军不可不防。”
“无需担忧。”
贾诩神情淡然,“此战不会牵连到我们。”
“为何?”
众人面露讶异。
贾诩正色道:“袁术登基,逆天而行,人人得而诛之。
可说到底,各方不过是借讨逆之名,瓜分其地盘罢了。
曹操、吕布、王政南,哪一个不是垂涎三尺?”
“先生。”
张绣目光微动,“你以为最终谁能得利最大?”
“王政南。”
贾诩抚须而笑,语气笃定,“大蜻必将挺进中原。”
“当真?”
张绣皱眉不解,“曹操据有兖州,又有孙策为前锋,刘备屯兵沛国,吕布呼应左右,何以反倒是大蜻占优?”
“皆是乌合之众。”
贾诩轻叹摇头,“孙策可用之人,但刘备驻军沛国,实为监视徐州;吕布虽勇,不过匹夫之勇,收复广陵已是强弩之末。
这些情形我们都看得清楚,王政南雄踞江东,励精图治,岂会毫无准备?”
“可……”
张绣欲言又止。
贾诩苦笑:“公子有所不知。
刘备与吕布素来不合,彼此戒备。
只要大蜻稍作抵抗,吕布便会急于回防下邳。
曹操虽居上位,能发号施令,却难控人心——这正是他败给王政南的根本所在。”
“原来如此。”
张绣缓缓点头。
“公子。”
贾诩抬眼望向北方许昌方向,低声道:“南阳非久安之地。
刘表命你驻守宛城,一为牵制黄祖,二为抵御曹操。
而此地距许昌不过一步之遥,迟早有一战。”
张绣长叹:“形势所迫,别无选择。”
“那就合纵连横。”
贾诩胸有成竹,“若王政南真能平定庐江、淮南,便将直面荆州与兖州夹击。
届时,我们可主动结盟。”
“真的可行?”
张绣眼中骤然一亮。
贾诩点头,旋即又摇头:“结盟确为上策,但大蜻是否应允,尚难预料。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