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州郡的割据势力纵然权势滔天,也终究无法扑灭大蜻显学在民间生根发芽。
舆论?不,那不过是诛心之刃。
当刀兵不能开疆拓土之时,这便是他刺向诸侯胸膛的利剑。
大蜻学府之中,
学子们陆续散往各个分院。
张昭、鲁肃等六部官员,怀揣着满腔热忱奔赴各自的职司。
“大蜻显学。”
“为大蜻之兴盛而读书。”
一处僻静角落,荀攸已默然端坐良久。
王炅是以人心为锋刃,斩断天下群雄的根基。
这一课,实则是大蜻意志的传递——这点,他看得比谁都透彻。
这股思想之力,连大汉江山都能从中劈裂,何况那些地方豪强?
“父亲?”
正在整理典籍的荀缉忽然惊呼出声。
“缉儿。”
荀攸轻轻点头。
“公达。”
司马徽等人拱手行礼。
荀攸亦起身还礼,微笑道:“未曾想到,诸位竟悄然来至江东,还亲聆了政南将军的讲授。”
“撼动人心。”司马徽叹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苦涩,“或许是我年岁已高,难以全然领会所谓大蜻显学的深意,但其中凌厉杀机,依旧扑面而来。”
“的确如此。”庞德公与黄承彦同声感慨。
“先生。”诸葛亮恭敬一礼,“亮即将前往兵学院进修,今日主讲的是子敬先生,他可是军议司祭酒!”
“去吧。”荀攸点头应允。
只见庞统与荀缉并肩离去。
“我们也走吧。”庞德公眼中掠过一抹复杂神色。
“请。”荀攸转身引路,边走边问:“三位自荆州远道而来,听说刘荆州也在广设学堂,莫非未曾相邀诸位着书立说?”
三人齐摇头。
司马徽轻笑道:“我本颍川人氏,寄居荆楚,若非你那封书信指引,大蜻又怎会寻到隆中草庐?”
“恐怕不止如此吧。”荀攸微微一笑。
司马徽苦笑:“瞒不过你。
刘表虽延请诸多名士,但我观其器量狭窄,忌贤妒能,甚至暗害忠良,故我不愿入其门庭,更不屑与其论天下大势。”
“残害贤良?”荀攸脚步骤停。
庞德公与黄承彦脸色亦是一沉。
“怎么了?”司马徽皱眉。
荀攸回望身后穿行而过的学子,低声道:“德操先生,可知晓诸葛玄与江夏陈氏因何而亡?”
“难道……”司马徽面色陡变。
“正是。”荀攸缓步走出学府,点头道:“其中隐情,庞公与黄公应是知情,我便不多言了。”
“唉……”司马徽长叹一声。
“嗒……嗒……”
荀攸前行十余步,忽而回首:“三位来自荆州,若愿在大蜻学府执教,我可代为引荐政南将军;若无意于此,那也无需多提了。”
“公达。”司马徽蹙眉问道,“你要在大蜻出仕了?”
“不错。”荀攸坚定颔首,“学子皆为大蜻振兴而奋读,我们身怀治世之道,岂能袖手旁观,坐视黎民困苦?”
司马徽慨然道:“文若在兖州,友若在冀州,唯独你,要扎根江东了。”
“哈哈!”荀攸朗声一笑,“身在何处,便效力于何处,有何分别?你们今日所见这些青年,难道不是蓬勃昂扬的新气象吗?”
“新气象?”司马徽等人皆为之一震。
“是啊。”荀攸目光灼灼,声音沉稳而有力,“大蜻,就是未来。”
“有劳了。”司马徽淡淡开口,“他们二人我不敢断言,至于我,烦请你引荐政南将军,也好亲身看看这大蜻学府如何育人传道。”
“好。”荀攸郑重答应。
庞德公忽然苦笑:“也请你替我引荐。”
“尚长!”黄承彦愕然。
“承彦。”庞德公神色凝重,“刘表以南阳为牢笼,逼我庞氏与黄祖争权夺利,山野百姓已退无可退。
荆州终将在他手中倾覆,就在黄祖死后不久。”
黄承彦低声问:“那你族中之人呢?”
“呵。”庞德公淡然一笑,“不过授学而已。
即便出仕大蜻,又如何?若刘景升敢动我庞氏一人,整个荆襄士林都不会容他立足。”
“罢了。”
黄承彦轻摇着头道:“我该动身回荆州了。”
“也好。”
司马徽与庞德公相视一叹,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
黄承彦身份终究特殊,留在江东终究不便。
次日清晨,
荀攸手持名帖登门求见。
王虎引路前行,将司马徽与庞德公带入大蜻府邸。
“主公。”
王虎拱手退下,退出正堂。
王炅迈步从主位走下,面上含笑:“公达来了!”
“将军。”
荀攸躬身行礼,随即介绍道:“这位是颍川的司马德操,这位则是士元的叔父,荆襄名士庞德公。”
“请上座。”
王炅抬手一扬,声音爽朗。
“是。”
三人应声落座,依次就席。
王炅重回高位,居高而望,微笑道:“昨日在大蜻学府讲学,似乎瞧见两位身影,莫非也去听我说话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