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真如此?”
曹操眼中忧虑难掩。
当年他能任东郡太守,全赖袁绍举荐。
直到去年,朝廷才正式册封他为兖州牧,势力远逊于袁绍。
倘若袁绍真迎天子于冀州,他只能俯首称臣。
“主公。”
荀彧上前一步,正色道:“目前宜静观其变,切勿大规模调动军队。
一旦天子还都洛阳,我方可立即前去迎奉!”
曹操挑眉:“若袁绍视天子为累赘,我兖州可否迎驾?”
“正该如此。”
荀彧劝道:“袁绍目光狭隘,天下虽乱,终究还是刘氏天下。
主公若能迎奉天子,便可挟天子以令诸侯,名正言顺讨伐不臣!”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曹仁、程昱等人无不心头震动。
“正是。”
荀彧走到舆图前,伸手一点:“若得天子在手,主公即可以朝廷名义,表奏王政南为扬州牧;借袁术私藏玉玺之罪,命其征讨淮南。
亦可授公孙瓒都督之职,令其出兵攻伐冀州!”
“嘶——”
满堂文武皆惊。
以往用兵,总需寻个由头。
如今若能掌控天子,一道诏书便是天下大义!
“文若。”
曹操眼神骤然一凛,锐利如刀。
荀彧轻施一礼,微笑道:“正是如此。
正因袁本初无意西进洛阳迎奉天子,主公才有机会可乘。
只需遣人暗通天子近臣,劝其下诏相召,我军便名正言顺,可名正言顺入洛!”
“善。”
“哈哈!”
曹操放声大笑,赞道:“文若之谋,真乃吾之张良也!”
“惭愧。”
荀彧微微苦笑,继而说道:“眼下天子身边虽有不少近臣,然韩暹、董承之辈目光短浅,难成大事;伏完身为外戚,亦不足倚重。
主公不妨致信杨奉,说明河南尹早已荒废无人,而我军屯于兖州,已肃清颍川,粮草充足,兵马强盛,正可北上护卫天子,剿除逆党!”
“杨奉?”
“此人可信?”
曹操在厅中来回踱步,眉头微皱。
“主公。”
荀彧再度启声道:“闻得河内太守张扬曾亲赴安邑朝拜天子,却与韩暹、董承等人不睦。
然其部下董昭已被天子擢为议郎,此人正是董访将军的兄长,可有此事?”
“确有其事。”
董访起身恭敬回应。
曹操目光深沉,缓缓道:“若修书予杨奉,再令董昭从中斡旋,能否促使朝中诸臣共劝天子降诏?”
“主公高见。”
荀彧躬身行礼,由衷称许。
“主公高见。”
董访、程昱、戏志才皆随之拱手附和。
王佐运筹帷幄,
奉迎天子以立正统,
讨伐叛逆以正纲常。
此策一旦成功,
他们便将执掌乱世之中唯一的道义权柄。
南征袁术,北拒强敌,东取徐州,西图关中,皆可师出有名,无惧天下非议。
建安年间,
二月初。
大蜻学府正式开课。
三千士子分列六院,
六大学科自此奠定国本根基。
而六部官员除处理日常政务之外,还需轮流前往学府讲学,个个疲惫不堪。
江东之地,
丹阳城,大蜻府邸。
张昭、王朗、鲁肃几人拉着刘晔推门直入。
“主公!”
诸葛瑾苦着脸道:“刑部案牍堆积如山,刘子扬却安排我每三日便要去学府讲授律法,这般下去,实在难以支撑!”
“我亦如此。”
张昭、鲁肃、王朗纷纷应和。
“诸位……诸位……”
刘晔额角冒汗,急忙解释:“当初商议授课之事时,你们可是人人拍胸脯说随时能去,怎地如今反倒反悔了?”
张昭老脸一红,哼道:“你可没说每次要面对数百学子!”
“正是!”
众人齐声抱怨。
刘晔无奈苦笑:“除医学院有仲景先生坐镇外,其余各院皆缺主讲之人。
你们身为六部要员,这些学生将来可都是你们的属官啊。”
“胡说八道!”
“岂可妄言结党!”
张昭、鲁肃等人面色剧变。
照刘晔这说法,岂不是说他们在暗中培植私党?
于大蜻内部构建势力,动摇根本,罪莫大焉。
“是我失言。”
刘晔脸色发白,低声认错。
“哼!”
众人冷哼拂袖,心中仍觉不悦。
“闹完了?”
王炅端坐高位,搁下笔来,摇头叹道:“你们个个都是名动四海的饱学之士,若有倦怠,何不多为学府延揽几位大儒名士?何必像市井妇人般在此喧哗吵嚷!”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