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舜抬手指向城东一座高阁,语气凝重:“出征荆州前,礼部清点所得已有三万卷简牍。
主公命人分类编目,整理成册者逾两千部。
自明年起,凡大蜻学府弟子,皆可至书库借阅典籍。”
“两千余部……”
荀攸与庞统一时默然。
当年汉灵帝所建鸿都门学,藏书不过四万余卷。
眼前这小小江东政权,竟已积攒如此规模!
“还不止如此。”
乔舜继续说道:“这些书中不仅有儒门经义,更有百家之说。
会稽地处江东,昔年秦始皇南巡曾至此地,当地留存不少古籍孤本,主公以重金购得,并加以整理。
此外,主公还亲自拿出不少关于算术、工巧、医道等方面的秘传文书。”
众人闻言皆有所悟,然心中震撼更甚。
一行人行至大蜻府前。
街上行人渐稀。
两列赤壁卫士身披铠甲,手持长刀,肃立两侧。
“乔主事?”
一名什长拱手致意。
乔舜回礼道:“此乃荆州贵客,颍川荀公达,还有襄阳庞氏贤嗣,烦请通报主公。”
“明白。”
那什长转身入内通传。
乔舜随即解释道:“我们无法以赤壁军直接治理江东政务,因此另设大蜻府统摄民事。
赤壁军则改编为卫营,专司城防与府邸安危。”
荀攸眉头微皱,低声道:“其实不必说得这般详细。”
“不妨事。”
乔舜一笑,目光坦然:“此事在江东早已非秘密。
或许将来先生也有意留下任职,早些知晓,也好适应。”
“刷——”
荀缉与阿鹜脸色骤变。
他们心知肚明,此行乃是替曹操探察虚实。
乔舜未觉二人异样,眼中却闪着炽热光芒:“主公曾言,但凡心系黎民、愿为苍生效力之人,无论出身何处,皆可在江东自由出入、安心任事。
志存大道,立身以德,行事依仁,游艺不拘——此即大蜻之人奉行之道!”
“任职……吗?”
荀攸仰头望着府门之上那块巍然匾额,心头涌起一阵久违的悸动。
多少年了,他从未对一个地方产生过这样的向往。
大蜻初定江东,百姓归心,民心所向——这样的一方势力,真是世人嘴里的盗寇之流?
“请进。”
此时,那名什长从府中走出,恭敬相迎。
“诸位,请。”
乔舜伸手相邀。
“呼……”
荀攸缓缓吐出一口气,迈步先行跨入门槛。
他本非拘泥礼节之人,既然到了此处,便无需畏首畏尾。
踏入府中。
只见大堂门外,众多侍从怀抱文书典籍,静静等候。
见此情景,乔舜瞳孔微缩,内心震动不已。
“这是何意?”
荀攸满是疑惑。
“主公!”
乔舜快步入堂,扫视左右坐席之人,冷汗悄然渗出,“未曾知今日有要务议事,舜冒昧带客入府,罪该万死!”
“无须多礼。”
王炅端坐主位,神色从容,“你此番荆州之行,辛苦了。”
“分内之事。”
乔舜躬身施礼。
王炅点头道:“先归位吧。”
“遵命。”
乔舜退至户部右侍郎王朗身后站定。
“见过将军。”
“士元参见政南将军。”
荀攸与庞统连忙上前见礼。
王炅嘴角微扬,打趣道:“士元啊,你是代表荆州来的使者,还是专程来找孔明叙旧的?”
“呃……”
庞统尴尬一笑:“学生听闻大蜻设立学府,特来游学参访,恰巧搭上了大蜻商会的船,这才随乔主事一同前来。”
诸葛瑾轻叹道:“主公,不如让士元先去寻孔明吧。”
“也好。”
王炅颔首应允。
“谢主公。”
庞统如释重负,急忙行礼退出大堂,直到离远才敢松下一口气。
“荀公达。”
王炅眼神深邃,语气低沉:“听说荀文若在兖州为官,荀友若则效力于冀州,你此番来到江东,所为何来?”
“带小儿游历求学。”
荀攸背上冷汗悄然渗出。
大蜻正在举行军政要议,王炅竟还抽身接见他们父子。
这或许是礼遇,也可能是无所忌惮。
无论哪种,王炅在他心头已烙下不可撼动的威势。
“公达。”
王朗微微一笑。
荀攸拱手行礼:“景兴兄。”
“呵呵。”
张昭坐在吏部席位上,悠然笑道:“颍川荀公达,才可比宁武之智,德足配颜渊之贤,实乃当世俊杰!”
“子布先生?”
荀攸瞳孔一缩,惊愕不已。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