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蜻自县设蒙馆,郡置书院,州建学宫——蒙馆启蒙识字,书院研习经史及礼部所编典籍,唯有入了学府,方能修习六院之学。
日后朝廷选才,也多从学府之中择优取士。”
“百家并起。”
荀攸眼中闪过震撼之色。
庞统苦笑点头:“在大蜻为官不易,不论何职,皆需通晓律令、算术,便是务农亦须精专学问。”
“呵呵。”
荀攸轻笑:“你那朋友非同寻常,这些话怕是大蜻学府内情吧?”
“不足挂齿。”
庞统面露羞恼,“孔明来信不过是炫耀罢了,说他明年便要入大蜻学府,专攻律法、兵略,还扬言将来必胜我一头。
我心中不服,这才动念前往江东,亲眼看看那六院究竟有何高妙。”
“孔明?”
荀攸心头猛然一震。
庞统脸色骤变,急忙道:“先生万望将今日言语付诸流水。”
“放心便是。”
荀攸神色复杂:“荆州种种,我也略有耳闻。”
“多谢成全。”
庞统连忙拱手致礼。
“对了。”
荀攸忽而打趣:“你可有资格入那学府?”
“这……”
庞统一时语塞,呆立当场。
他本无江东户籍,如何登堂入学?
此刻才觉懊悔,欲返襄阳,却早离岸千里,归路已断。
“哈哈!”
荀攸拍其肩背,朗声道:“也无需忧心,既称广开学府,想必不会拒天下学子于门外。”
“确是如此。”
话音未落,乔舜自舱中踱步而出。
“嗯?”
庞统与荀攸皆是一惊。
“公达先生。”
“士元公子。”
乔舜微微躬身,含笑道:“户部司储主事乔伯文,此番奉命赴荆州料理商会事宜,回程顺路乘船返京。”
“咕咚。”
庞统与荀缉不自觉地咽了口唾沫。
荀攸强压心中震动,整衣施礼:“颍川荀公达,见过乔主事。”
“不敢当。”
乔舜还礼周全,言道:“主公曾言,大蜻学府不拒外邦之士。
然治内学子可免资就学,直至升入府级;他州之人,则须缴纳束修方可入学。”
“多谢告知。”
庞统与荀缉齐齐躬身。
乔舜目光清亮,继而问道:“久闻荀氏英才辈出,不知公达可愿随我往大蜻一行,亲见吾主?”
“可行否?”
荀攸不动声色。
“自然欢迎。”
乔舜颔首应允。
荀攸肃然作揖:“若得此机,实乃幸甚。”
“请便。”
乔舜微笑退入舱中。
荀攸之名,早已传遍四海。
今日偶遇于此舟,岂能轻易放过?招揽之心,不言而喻。
“夫君。”
阿鹜忧心望着他。
荀攸轻轻摇头,低声道:“一个掌案官员尚且如此谦恭有礼,可见大蜻非如传言那般为逆乱之徒,而王政南更非残暴之辈。”
“正是如此。”
庞统若有所悟。
荀缉仰头问道:“士元兄,你见过王政南吗?”
“见过。”
庞统目光悠远,语气复杂:“当年我与兄长同往豫章,初见其人,气势如渊岳临空,威仪不可逼视,真乃世间少有的豪杰。”
“豪杰?”
荀缉眼中满是疑虑。
仿佛难以将此人与“豪杰”二字相连。
“呵呵。”
庞统苦笑摇头:“世人愚钝啊。
王政南于百姓而言,是救苦救难之主;于世家豪族眼中,却是叛逆凶徒。”
“原来如此。”
荀缉若有所思。
扁舟顺流而下,一日飞驰千里。
因乔舜相邀,一行改道前行。
数日后,终于抵达当涂渡口,登岸而去。
随后换乘车驾,由户部驿马送往大蜻城。
沿途所见,秋收已毕,田间仍有孩童追逐嬉戏;大道宽阔,商旅往来不绝,百姓面容安泰,不见兵燹愁容。
“啧啧。”
庞统叹道:“不过年余光景,江东竟焕然一新,这般气象,千古难觅啊!”
“呵呵。”
乔舜轻笑两声,神情淡然。
庞统神色复杂:“乔主事清楚我的底细,竟还愿引我进大蜻城?”
“当然。”
乔舜不以为意地说道:“大蜻名声不响,又不受朝廷节制,因此能人稀少。
纵然士元公子年纪尚轻,我大蜻也不会拒之门外。”
“多谢。”
庞统面容一正,语气中透出几分傲气。
“不必言谢。”
乔舜摆了摆手,继续道:“当涂渡直对淮南历阳,地处要冲,不便做商运之用。
真正热闹的是彭泽渡和丹徒渡,那里每日可发百艘商船,周边县里的青壮在渡口做工,一家老小都能过上宽裕日子!”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