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令!”
鲁肃、诸葛瑾、刘晔齐声应诺。
廖化、黄忠、太史慈、甘宁闻言皆面露震动——这是要全面扩军了!
“兴霸。”
王炅指尖轻叩案面,下令道:“待豫章营成军之后,第二军团移驻彭蠡泽,改制为水师,并协同工部加紧造船。”
“末将领命!”
甘宁朗声应喝。
王炅转头看向另一侧,语气转沉:“汉升,你当拜子瑜为军师,率军进取会稽,同时清剿山越势力,务必稳扎稳打,不可轻进冒战。”
“属下明白!”
黄忠与诸葛瑾一同起身领命。
王炅稍缓语气,淡然道:“眼下诸事暂定于此。
各部与军议司须尽快拟定详细方案,择日呈报府中。
这也是一次对你们治政能力的考量。”
“谨遵教诲!”
众人躬身领命。
乔蕤起身进言:“主公,眼下黄齐与周进出任太守,兵部与工部尚无主事之人,是否从中遴选贤才,或广招名士填补空缺?”
“呵……”
王炅苦笑摇头:“眼下可用之人太少,只能辛苦你和子敬多担些担子了。”
“主公。”乔蕤未退,又道,“会稽有一贤士,暂居王朗门下,姓张名昭,字子布。
此人谋略深远,才堪栋梁,远胜我十倍不止,将来若得其人,万望留其性命,切莫误伤!”
“我记下了。”
王炅点头应允。
乱世之中,豪杰辈出。
江东俊彦,他心中早有盘算。
但能否真正收服这些人,不在他的意愿,而在那些士人的选择。
毕竟他所到之处,兴办学校,均分田亩,动了不少世家的根本利益。
“属下告退。”
乔蕤躬身退回原位。
王炅抚着下颌,沉吟片刻,再度开口:“当前首要,仍是平定会稽,组建郡县卫所。
六部需尽快拿出安民理政的方略,其余事务容后再议。”
“喏!”
众人齐声应命。
鲁肃忽又起身,正色道:“主公,也该考虑自身终身大事了。”
“刷——”
满堂目光顿时汇聚而来。
王炅年方十九,尚未婚配。
如今基业初定,国号已立,怎能无嗣续统?
“说得不错。”
诸葛瑾意味深长地看了乔蕤一眼,随即附议:“依我看,乔公之女温婉贤淑,堪为内助,主持中馈。”
“此议甚好!”乔蕤双眼一亮,难掩欣喜。
王炅却眉头一抽,正色道:“会稽未平,百姓未安,何以家为?先办好大事,再论私事!”
“……是。”
众人尴尬一笑,纷纷低头。
“都退下吧。”
王炅略带窘意地挥了挥手。
自出山以来,辗转征伐,未曾停歇。
整日奔忙于军政之间,哪还有心思顾及儿女情长?
“喏!”
众人拱手告退。
“王虎。”
王炅忽然开口,望向殿外。
王虎披甲佩剑,大步而入,抱拳行礼:“主公有何吩咐?”
王虎微微颔首,语气凝重:“你马上筹建赤壁卫,从四大营中挑选五千精壮士卒,直属我管辖,隶属军议司,专司大蜻城防务与府衙安保。”
“遵命。”
王虎拱手退下,步出厅堂。
待堂内再无他人,赵毅才缓缓开口:“孙伯符渡江后已北上兖州,眼下进入梁地,预计下月可达陈留。”
“咕咚。”
王炅轻啜一口茶,眉头微锁:“兖州须多加留意。
汉升进军会稽后,你亲自走一趟山阴,去见张昭。”
“明白。”
赵毅躬身离去。
赤壁更名之事尘埃落定。
大蜻府统辖三郡之地。
内政六部全面运转,安抚黎民,兴办书院。
秋收完毕,清查田亩后重新分配土地,震动四方,万民称颂。
与此同时。
军议司开启招兵。
三郡之内设立郡营卫所,各募兵五千。
以卫所制度统军,实乃王炅无奈之举——四大主力军团不能久驻地方,否则将困于境内,难展外扩之志。
九月末。
第四军团屯兵罗刹江畔。
兵临会稽边境,令当地官吏寝食难安。
王炅掌控江东三郡,州牧府早已瓦解,王朗仅守一郡之地,内有山越扰境,外有强军压境,无力回天。
十月初。
两辆马车先后驶入大蜻城。
李丰以淮南使臣身份,由刘晔领礼部接待。
礼部下属主客司衙署。
刘晔打量来人,面露疑惑。
“呃……”
李丰一时语塞。
此地官制全异于大汉旧例,他竟不知如何启齿。
刘晔似有所悟,淡然一笑:“李主簿,在下现任礼部左侍郎,专理对外往来。
喜欢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