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举荐司马家的恩情,曹操早已偿还。
如今对司马家只剩满腔怒火。
曹家之事,岂容司马家插手?
更可恨的是,司马家如今已是戴罪之身,竟敢欺辱我曹舒!
盛怒之下,曹操恨不能将司马懿与曹丕一并处死。
他当即向曹舒保证:“舒儿放心,司马防那几个儿子,祖父定让他们去见祖宗!”
话刚出口,曹操却陷入沉思。
处置司马家容易,但曹丕该如何发落?
虽说平日对曹丕严苛,但终究是亲生骨肉。
若真要处死曹丕,莫说卞夫人伤心,他自己也于心不忍。
思忖良久,曹操有了主意。
他慈爱地对曹舒说:“舒儿,往后让祖父做你父亲可好?”
曹舒心中了然,仍故作惊讶:“啊?”
曹操解释道:“有些人不配为人父。你仍唤我祖父便是。”
曹舒郑重地点头。
他并非被二十四孝荼毒的愚忠之人。
某些人确实不配为人父,比如曹丕。
哪有这般往死里折腾儿子的?
无论是原本历史上的曹丕,还是如今的曹丕,对待曹舒都恶劣至极。
……
两日过去,许昌城内谣言四起。
百姓们对此深信不疑。
曹舒非曹丕亲子的传言,似乎已成定论。
更有好事者编出逸闻,称当年曹丕“喜当爹”,从袁熙手中接盘,受尽委屈。
然而,朝堂上的 与世家大族态度却颇为暧昧。
尽管曹丕的态度似乎印证了曹舒血脉存疑,但老曹并非愚钝之人。
若曹舒真有问题,老曹岂会不知?
万众瞩目之下,荀彧压力倍增。
他无比怀念夏侯惇,甚至懊悔放走了他。
若夏侯惇仍在许昌,作用必然比他荀文若更大。
说到底,他终究是外人,不便插手曹家家事。
就在荀彧焦头烂额之际,一则消息突然传来——
“文若先生,丞相回来了!”
校事府探子匆匆禀报。
荀彧“唰”地起身,心中暗叹:老曹总算回来了!
再晚些,他真要 疯了!
还有那好侄儿荀攸,游山玩水这么久,也该回来分担压力了吧?
是的,荀彧又动了让荀攸暂代尚书令的念头。
自刘协死后,他便迫不及待想卸任。
虽早已对刘协失望,却不愿亲眼见证汉室覆灭。
抛开杂念,荀彧亲自前往城门迎接老曹。
望着骑在绝影后代上的老曹,荀彧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主公,您终于回来了。”
这句话,瞬间唤醒了尘封已久的记忆。
二十多年前,每当曹操凯旋时,荀彧总会说同样的话。
可这次不同。
看着挚友鬓边的银丝,曹操不禁叹息:
文若,这些年苦了你了......
荀彧与曹操不同。
曹操常年征战,体魄尚算强健。
除了偶发头风之症,至今并无大恙。
因曹舒之故,原本的历史轨迹早已改变。
以曹操如今的身子骨,再活十年也不成问题。
但荀彧却不然。
他素来体弱,不及曹操健壮。
刘协之死与诸多烦忧,恐怕已耗尽了他的寿数。
思及此处,
曹操心头涌起阵阵悲凉。
故交零落,如秋叶飘零。
想起郭嘉、典韦等人,更是黯然神伤。
他握着荀彧的手缓步入城,
同时暗下决心:权力交接必须提速!
爱孙曹舒培养的心腹,是时候委以重任了。
至于夏侯惇、荀彧、程昱这些老臣,
该颐养天年的就让他们安享晚年。
......
途中,
荀彧始终按捺着,未提城中流言之事。
从曹操神色中,他看出主公已有对策。
果然,
回到相府刚落座,
曹操第一道令便是宣布明日大朝会。
届时将公布要事。
荀彧虽不知具体内容,
但料想必与近日流言有关。
随后,
曹操正式下达了对曹彰等人的惩处:
谋逆的曹彰流放边陲——这还是卞夫人求情的结果。
说是流放,
实则与死无异。
至于同谋者,
王凌、崔林、卢纾等尽数伏诛。
其背后世家亦遭校事府查抄。
河北世族虽会推新贵上位,
但短期内必被河南世家压制。
当然,
曹操的制衡之术向来高明。
河北世家这个群体不能倒下,否则曹营的河南世家就会独占鳌头。
必须扶持几个标杆家族作为表率。
辛家就是这次被选中的幸运儿。在辛毗的明智抉择下,他们站队荀彧阵营,成功避免了灭顶之灾。
为彰显对辛家的重视,曹操特意擢升辛毗为大司农,这可是举足轻重的要职。
不过比起朝廷封赏,辛毗此刻更在意的是如何将爱女辛宪英送进曹舒的府邸。
与此同时,曹操也在大力提携青徐世家。
朝堂格局需要平衡——仅靠河南河北两大派系终究不够稳固。引入青徐势力,正好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