恨不得当场给这小子一耳光!
若早知曹舒在此,他荀文若何须如此劳心费力?
更可气的是荀采,竟帮着外人瞒他这亲兄长!
迎着荀彧幽怨的目光,曹舒温声解释:
大舅哥莫恼。
引蛇出洞,总要舍得香饵。
若让你知晓我已归来,走漏风声岂不前功尽弃?
荀彧虽恼二人联手欺瞒,却也明白曹舒所言在理。
河北世家倾巢而出,河南世家伺机而动。
他们敢如此猖狂,正是认定许昌已无变数!
唯一忌惮的,不过是荀彧麾下两万守军。
若非荀彧当机立断以重金稳军,恐怕早被策反大半。
理解归理解。
对小妹荀采,荀彧不敢发作。
对曹舒,索性冷脸相对。
见状,曹舒笑道:
大舅哥该谢我才是。
若非我麾下密探,你要对付的何止城外敌军与城内叛徒?
荀彧闻言蹙眉,转瞬领会其中深意。
许昌城内,能让荀彧感到棘手的只有天子刘协。
倘若河北世家或河南世家任何一方掌控了刘协,对荀彧来说都是灾难。
此刻刘协迟迟未现身,恐怕再不会出现。
能做到这般悄无声息的,唯有曹舒手下的暗卫。
就在曹舒与荀彧对饮之时,皇宫深处已掀起血雨腥风。
暗卫首领邓艾正面对王凌、司马孚与刘协。
双方实力悬殊,王凌与司马孚很快被捆作一团,刘协则瑟缩在角落。
邓艾手持染血的凄然刀步步逼近:陛下可知此刀来历?
刘协颤抖着望向这柄据说为刺杀楚怀王而铸的利刃。
当年未能诛杀昏君,今日我便替工匠完成夙愿。邓艾轻拭刀锋。
刘协强作镇定:爱卿持刀意欲何为?
话音未落,刀光已至。这位汉室天子终于明白,眼前之人是真要弑君。
刘协的颈间骤然绽开一道猩红。
肃杀之气蔓延,万物凋零。
垂死之际,刘协竭力想要呼喊,却终究发不出半点声响。
他的咽喉与头颅,已在寒光中分离。
至死,刘协仍难以置信——邓艾竟真敢弑君!
被绳索紧缚的王凌与司马孚目睹这一切,浑身战栗不止。
弑君!
上一位行此大逆之人,还是李儒。
但邓艾的手段,远比李儒更狠辣决绝。
王凌颤抖着挤出质问:
“你……不怕弑君之罪昭告天下?”
邓艾缓缓转身,轻叹一声:
“弑君?何人弑君?”
“分明是你王凌与司马孚所为!”
“尔等乱党闯入禁宫谋害陛下,罪该万死!”
王凌:“?!”
司马孚:“?!”
二人原以为邓艾会坦然承认,不料他竟将罪名推得干干净净!
是啊——
邓艾岂会蠢到自揽弑君恶名?
此刻宫中仅剩三方势力:
代表曹舒的邓艾,以及沦为阶下囚的王凌、司马孚。
这现成的替罪羊,不用白不用。
司马孚心智远不及王凌坚韧。
见弑君之罪即将扣到头上,他急怒攻心,猛然喷出一口鲜血。
邓艾嫌恶地瞥了司马孚一眼,挥手令暗卫将二人拖出宫门。
成王败寇。
史册之中,弑君者的骂名注定由王凌与司马孚背负。
……
城外
荀彧以金帛开路,两万许昌守军陆续投入战场。
城内叛党亦被校事府火速肃清。
战局顷刻逆转。
河北世家虽兵力占优,却对许昌高墙束手无策。
卢纾与崔林凑近曹彰,低声蛊惑:
“公子,荀彧应对太快……”
“若按常理用兵,许昌恐难攻克。”
曹彰拧眉:“二位有何高见?”
“莫非还有别的破城之策?”
卢纾阴测测地笑道:
“子文公子若亲自率军攻城,守军必定闻风丧胆!”
“到时我军趁势掩杀,敌军定然溃不成军!”
曹彰闻言颔首,当即披甲持戟,黄须在风中猎猎作响,领着士卒冲向城墙。
“曹彰在此!”
“尔等听着!”
“缴械不杀!”
“若敢顽抗,城破之日鸡犬不留!”
卢纾此计果然奏效。
守城士卒闻言 动:
“竟是曹三公子?”
“他怎会与叛军为伍?”
“莫非丞相府有变?”
“连公子都反了,我等还守什么城?”
军心顿时涣散。
毕竟曹彰的身份非同小可。
但转瞬间,校事府密探举起铁皮喇叭高呼:
“丞相钧令!”
“逆子曹彰谋逆作乱!”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