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舒即将展开的行动,将直击孙权要害!
……
诸葛恪与孙尚香兵败后,三江城已成无主之地。
曹舒命甘宁、蒋钦接管此城,却仍令他们高举诸葛旗号。
拿下诸葛恪与孙尚香只是开始,曹舒真正的目标是重创孙权与刘备,使其沦为待宰羔羊!
此刻,刘备与陆逊正于江夏一带准备最终决战。
对曹舒而言,收网的时机已然临近!
诸葛恪被留在曹舒帐下担任谋士。
曹舒不像孙权那般微操成癖,让文官统兵、武将理政——譬如命诸葛瑾任大将军,张温为骠骑将军,步骘领车骑将军。
这些历史上孙权的神操作,实则是为制衡双方势力,削弱文武官员在各自领域的影响力。
毕竟深耕数十载,庸才亦能成专才。
后世宋朝那套以文驭武的把戏,源头正在孙权此处。
不过孙权尚算明智,未独压武将,而是文武双抑,维持平衡。
曹舒则更为自信,坚持人尽其才:
甘宁擅水战,便助其扩充锦帆军;
鲁肃长于统筹,便任为中枢重臣,仿若曹操麾下的荀彧,毫不介意其曾效力江东。
诸葛恪才思敏捷类杨修,二人皆恃才傲物。
曹舒令其相互制衡——杨修有弘农杨氏为靠山,诸葛恪亦非孤立无援。
其父诸葛瑾虽难相助,但曹营中的琅琊诸葛本家(诸葛诞一脉),必将主动联络,成为其新倚仗。
孙尚香静静守在曹舒身侧,盼着他早日派人前往江东接回三嫂徐氏。
......
江夏城外,刘备大军的粮草正飞速消耗。
此刻刘备终于看透陆逊这些时日的谋划——当荆南四郡陷落时,陆逊全力加固江夏城防,更施行坚壁清野之策,在城中囤积了足供十万大军食用一年的粮草。
刘备军虽挟复仇之志势如破竹,但再高昂的士气终会消退。如今军中已有七成士卒萌生厌战情绪——当初横扫荆南势如破竹,如今却在江夏城下久攻不克,这漫长的僵局正消磨着全军的耐心。
军帐内,谋士向刘备进言:主公,江夏久攻不下,或许该另谋出路。即便是这位智者,面对陆逊的龟缩战术也束手无策。越是简单枯燥的战术,往往越能出人意料地奏效。陆逊精准把握了刘备的焦躁心理,这龟缩战术令刘备日渐焦灼。
刘备闻言沉声道:陆伯言虽是个黄口小儿,但也是害死云长的凶手之一!若此时退兵,岂不让那竖子耻笑?尽管承受着龟缩战术的重压,刘备仍不愿承认现实。不知不觉间,他的心态已然变化——不仅是为关羽复仇,更要为自己争这口气!
汉中之战败于曹舒,下卞之战与曹操莫名休兵,这两场大战刘备未尝一胜,甚至饱尝屈辱。此刻他心中翻涌着一个念头:我打不过曹家父子,难道还奈何不了陆逊这乳臭未干的小儿?在年过半百的刘备眼中,三十余岁的陆逊不过是个不足挂齿的后辈。
这心境恰似后世考场——若平日成绩中庸,输给榜首学子尚可坦然;但若连末流同窗都不及,这般落差最是令人难以释怀!
刘备此刻已近乎失去理智,旁人根本无法劝阻。
他无奈地叹了口气,不再提及撤军之事。
然而,更坏的消息接踵而至!
马良神色慌张地冲进营帐,向刘备禀报:
“主公,那些蛮族士兵因粮草不足,正在营中 !”
刘备闻言,猛地从座位上站起。
诸葛亮也露出困惑之色:
“我军粮草虽紧,但尚能支撑十日,蛮兵为何现在就生乱?”
马良叹息道:
“督粮官认为我军粮食紧张,从上周起就克扣了蛮兵的粮饷。”
刘备勃然大怒,一拳砸在桌案上:
“督粮官怎会如此愚蠢?”
“蛮兵参战,本就是为粮饷所诱。”
“粮食比钱财更为重要。”
“断他们的粮,这不是逼他们 吗?”
刘备的愤怒不无道理。
当初他拉拢带来洞主、金环三结和木鹿大王时,曾信誓旦旦保证让他们吃饱饭。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