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陆逊手中仍有数万大军。
若贸然东进,恐遭江夏守军截断后路!
与刘备不谋而合。
击败陆逊大军既能夺取江夏,又可震慑江东。
岂非一举两得?
于是。
刘备率军自长沙北部直扑江夏。
但很快陷入困境。
蜀道艰险,粮草转运本就困难。
此次又未获益州派全力支持。
益州征集的粮草本就不足。
加上沿途损耗,粮草消耗剧增。
刘备寄望于荆南。
攻克后才发现。
江东军已抢先收走大部分粮草!
余粮仅够维持一月。
若一月内不能解决粮草问题,军心必将动摇。
江夏地形与荆南截然不同。
汉水与湘水交汇,形成拱卫江夏的天然防线。
刘备率军渡江,耗时三日,却屡遭陆逊部署在江岸的 手阻击。
见战事不利,献策道:
“主公,陆逊死守江夏,不如佯装绕开此地,直取江东!”
“如此,陆逊岂能坐视不理?”
刘备采纳其计,命诸将依计行事。
果然,江东将领按捺不住,率兵出击,最终败于刘备之手。
然而陆逊却如铁石心肠,任凭外界如何动荡,始终坚守不出。
尽管的计策诱出部分江东军,但陆逊严令之下,主力纹丝不动。
十余日后,刘备渐生焦躁。
陆逊以坚壁清野之策,不断消耗刘备军粮草。
与此同时,陆逊亦承受巨大压力。
表面镇定自若,实则因江东诸将的责难而如坐针毡。
此战若败,纵使身为江东世家子弟,甚至孙登亲临,亦难逃罪责。
江东存亡,系于陆逊一身。
若其大军覆灭,曹操与刘备必趁势瓜分江东!
诸将不解陆逊深意,唯有驻守三江城的诸葛恪明白其谋划。
他奉孙权之命,防备曹舒,每日遣船巡视汉江,警惕曹军动向。
诸葛恪深知,陆逊看似龟缩,实则欲一战歼灭刘备主力。
然而,比刘备更令他在意的,是曹舒的沉寂——
曹军水师竟未至三江城附近探查分毫。
这……
事出反常必有妖!
诸葛恪深知曹舒绝非安分之人。
若说刘备是明处的猎豹,那曹舒便是潜伏暗处的狼王。被狼群盯上,后果不堪设想。
沉重的压力让诸葛恪夜不能寐,眼下挂着两轮青黑。更令他烦心的是,陆逊竟将孙尚香派来此处。
诸葛恪暗自叫苦——陆逊与孙尚香尚有亲缘,而自己身为诸葛瑾长子,诸葛瑾又是孙权心腹,如何敢怠慢这位孙家 ?
所幸孙尚香并非敷衍之人。她麾下百名娘子军皆由其亲手 ,当真巾帼不让须眉。
这日,二人正在议事,江面忽现三艘残破的江东探船。诸葛恪急令接应,只见伤痕累累的探子踉跄登岸。
咳咳...将军...探子剧烈咳嗽着,曹军水师未攻我方,而是...直奔江东去了!
诸葛恪踉跄后退——最担忧之事终究发生。这两年曹军水师突飞猛进,已能与江东水军四六开。更有锦帆营这等精锐,江东水军优势荡然无存。
前番襄樊之战吕蒙损兵折将,如今曹军水师直扑江东本土。纵使秣陵无虞,其他城池恐难保全。
京口城遭曹军洗劫的景象仍在诸葛恪脑海中挥之不去。
孙尚香怒不可遏地抽出弓箭,恨不得立刻与曹舒一决高下。
元逊,你有何良策?
她对诸葛恪还算客气。
诸葛恪抱头踱步道:
曹军水师兵力远超我军。
正面交锋恐难取胜。
唯有攻其必救!
孙尚香不解:
此话怎讲?
诸葛恪放下双手解释道:
曹舒用兵向来强势。
既然他全力攻打江东。
我们何不直取江陵?
待其水师主力尽出,我军便可乘虚而入!
届时曹舒首尾难顾,必会撤军回援!
诸葛恪确实智谋过人。
他从不拘泥兵书,总能随机应变。
孙尚香对这个计策深表赞同。
难道只许曹军偷袭,不许他们反击?
她定要让曹舒尝尝苦头!
殊不知。
曹舒早已洞悉诸葛恪的谋划。
那位善射的孙尚香?
听说常年习武,不知身段是否玲珑有致。
......
诸葛恪统领着万余精兵。
为实施这个围魏救赵之计,他决定倾巢而出。
孙尚香也带着百名女兵随行。
战船破浪前行,江面泛起粼粼波光。
汉江水清可见底,与后世污染之态迥异。
诸葛恪胸中豪情万丈。
曹舒虽年少却已名震天下。
若能智胜曹舒,他诸葛恪必将一战成名!
报!距乌林渡口仅五十余里!
探马来报,曹舒水师已全部调离。
眼下乌林守备空虚!
听闻战报,诸葛恪眼中闪过喜色。
他向来不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之人。
曹军远离乌林渡口,正印证了他的判断——曹舒果然想偷袭江东!
可惜,这盘棋已被他诸葛恪看透!
想偷袭江东?
他诸葛恪偏要反其道而行,直取乌林渡口与江陵城!
大军疾行,距乌林渡口不足十里时,眼前景象与预料分毫不差——渡口守军不过千余,如何抵挡江东万余精锐?
放箭!
诸葛恪一声令下,箭雨倾泻。
曹军瞬间溃散,狼狈逃窜。
少年将领胸中豪情激荡。未及弱冠便有如此战功,他日封侯拜相岂非易事?
将士们奋勇登岸,溃散的曹军早已不见踪影。乌林渡口,就此易主。
但诸葛恪的野心远不止于此——江陵城才是真正的目标!
在震天的喊杀声中,江东军士气如虹。自合淝之战后,这是他们首次势如破竹。诸葛恪的威望,也随之攀升至顶峰。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