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确实要讨伐江东,但仅是独自出兵。
而杨修,不过是奉曹舒之命前来欺诈孙权罢了!
江陵城。
杨修快步入城。
身后满载从孙权处骗来的物资。
粮草、军械、战船、铠甲,应有尽有。
作为交换,孙权仅得曹营一句空口承诺。
呸!
不过是曹舒与曹操的口头支持罢了!
若魏国已立,怕是要给孙权扣个“大魏吴王”的虚名!
将物资交由鲁肃、潘濬打理后,曹舒笑问杨修:
“德祖此番出使江东,有何感想?”
杨修不屑道:
“主公,孙权麾下尽是庸碌之辈。”
“尤其顾雍、张温等江东世家子弟,目光短浅,愚不可及。”
他本就恃才傲物,此番见江东文臣畏缩之态,更是嗤之以鼻。
曹舒却笑道:
“德祖,猛虎有猛虎之道,鼠辈有鼠辈之谋。”
“孙权虽示弱,但与刘备之战,胜算反而更大。”
杨修闻言愕然。
“主公为何这样说?”
“刘玄德征战沙场已有三十余载。”
“怎会不懂兵法?”
“即便比不上丞相大人,也绝非孙仲谋能与之相提并论。”
“更何况,荆州军来势汹汹。”
“若战事在荆南之地爆发,江东岂非更加不利?”
杨修的分析确实不无道理。
孙权的统兵才能确实远逊于刘备。
但关键在于——
孙权不会亲自领兵,而是交由陆逊指挥!
正如当年赤壁之战时。
若江东统帅是孙权而非周瑜,
恐怕江东早已落入曹操之手。
如今,
即将与刘备对阵的是陆逊而非孙权。
陆逊的统兵之能,显然胜过孙权许多。
加之,
因曹舒占据南郡,孙刘两家都不敢轻易触怒曹舒。
这注定孙刘之战不会在南郡周边展开,而将在荆南四郡打响。
原本的夷陵之战,极可能转变为荆南之战。
依托湘江天险,江东水军将获得地利优势。
而刘备一方,
汉中之战时带往益州的水军已全军覆没于曹舒之手;
襄樊之战中,关羽部众或战死或归降。
如今刘备阵营,恐怕已无足够水军可用。
面对杨修的疑问,
曹舒并未直接解答,
而是命他详查孙刘两家的内部人事关系。
对此,杨修颇感困惑。
但既是主公之命,他仍恭敬领命而去。
望着杨修远去的背影,
曹舒眼中闪过一丝深意。
杨修才思敏捷,却不通人情世故。
这倒也怪不得他——
出身天下望族弘农杨氏,
自幼锦衣玉食,金尊玉贵。
其父杨彪历经党锢之祸,懂得韬光养晦;
而杨修眼中却无这般顾忌。
当年辅佐曹植时与曹舒的冲突,便可见一斑。
归顺后,曹舒惜其才华,始终着力栽培。
希望他不仅聪慧过人,也能通晓人情世故。
尤其是与同僚的相处之道!
毕竟,曹舒终将继承大统。
届时,杨修在朝中的地位必然举足轻重。
即便曹舒愿意庇护他,可若众臣联手排挤——
曹舒终究不可能为了他一人,让其他心腹寒心。
因此,
自身强大才是根本。
曹舒交给杨修的任务,正是让他在揣摩各方关系时,磨砺自己的处世智慧。
……
一日后
诸葛瑾抵达江陵城外。
身后的马车内,端坐着两位娉婷少女——
正是孙权的爱女孙鲁班与孙鲁育。
为何孙权突然遣二女前来?
因为他真的急了!
在孙权和刘备眼中,曹舒毫无信义可言,狡诈更胜曹操。
即便已向杨修输送大批物资,孙权仍担忧曹舒是否真会援刘。
如何破局?
常言道:
最牢固的关系,莫过于姻亲!
孙权无法亲自联姻,便另辟蹊径——
他要当曹舒的岳丈!
一个女儿不够?
索性将最宠爱的孙鲁班、孙鲁育一并送来!
这还怕拴不住曹舒?
况且,
孙权对大女儿孙鲁班尤为放心——
既能为两国结盟添砖加瓦,
又可暗中监视曹舒,窃取机密。
可他不知,
曹舒的手段与身边女子的数量,远超想象。
孙鲁班想探听机密?
痴人说梦!
此行护卫重任,孙权交给了最信赖的诸葛瑾。
唯有他,在孙权心中堪称万无一失。
入城后,暗卫引诸葛瑾至府外。
忽闻一声洪亮问候:
“子瑜先生?”
“您怎会在此?”
抬眼望去,一名八尺男儿阔步而来,眉宇间尽显刚毅。
徐盛身披墨绿战甲,额缠赤巾,腰间悬着曹舒所赐宝刀,正是昔日东吴猛将。
此刻的徐盛却与诸葛瑾记忆中的模样大不相同。当年那个高喊誓死扞卫东吴的悍将,如今眼中只剩对大魏的忠诚。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