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从陈家归来的女儿,荀彧百感交集,最终化作一声长叹。
荀家又欠舒公子一份人情,不知何时能还清。
话音刚落,荀采便嗤笑道:
兄长何必说这些扫兴话?
侄女脱离陈家那个火坑是天大的喜事,
你摆这副苦脸给谁看?
荀彧顿时语塞。
一旁的荀慧也不禁莞尔。
这位年纪相仿的小姑最是护短。
在陈家时,唯有荀采常来探望,警告陈家要好生相待。
因此荀慧对这位小姑既敬且爱。
听说她与曹舒两情相悦,更是好奇其中故事。
被妹妹当众数落,荀彧索性放下架子,准备亲自登门致谢。
不料傍晚时分,曹舒却先行到访。
对于荀府,曹舒早已熟门熟路。
荀采一见便迎上前去,亲昵之态让荀彧脸色发黑。
荀慧也上前行礼:多谢舒公子相助。
曹舒连忙摆手,略显窘迫道:荀姑娘言重了,该是我向你赔罪才是。
“陈群再如何不堪,终究是你名义上的夫君。”
荀采闻言愤然道:“舒公子有所不知,那陈群平日如何苛待我侄女!连家中妾室都敢欺辱她。偏生我兄长死要颜面,明知陈群不是良配,却不肯为慧儿做主!”
荀彧顿时面红耳赤。这丫头尚未过门,就这般向着曹舒,日后岂非要掏空荀家底细?
曹舒意味深长地瞥了荀彧一眼。这位王佐之才治国有方,为父之道却实在失职。若换作自己女儿受委屈,定教那夫家灰飞烟灭。偏生荀彧顾及颜面,任由荀慧在陈家受苦,难怪荀采总对兄长怒目相向。
荀采拽着曹舒入厅就座,全然不顾荀彧。老臣脸上阴晴变幻,终化作一声长叹。若非曹舒,当初他早与曹操分道扬镳,荀家亦将遭殃;如今又是曹舒救慧儿脱离苦海。这份恩情,终究要还。
“老夫便助舒公子一臂之力!”荀彧忽觉胸中块垒尽消,昂首入厅与二人言笑晏晏。荀采暗自诧异:素来古板的兄长,今日竟判若两人?
汉中
治所南郑
夏侯渊凝视着探子送来的军报,眉头紧锁。
刘备的主力正朝葭萌关推进,这本在意料之中。然而,大军行至阆中城时,刘备突然分兵八路,皆是南中蛮兵,各自散入山野。
显然,刘备欲借蛮兵擅走险径之利,绕过官道奇袭汉中。
定军山一带虽已布防,但群山连绵,疏漏难免。蛮兵常年穿行南中密林,翻山越岭如履平地。若他们暗中开辟小径,防不胜防。
夏侯渊长叹一声。
唯有亲自驻守定军山主峰,方能阻截蛮军主力。至于南郑城,交由杜畿镇守即可。
正欲传令进军,曹舒的叮嘱忽现心头——身为主帅,当以大局为重,不可轻涉险境。
夏侯渊微微摇头。
大侄孙的好意他心领了。但让他坐视将士血战而置身事外,绝无可能。与士卒同甘共苦,方为将帅之本。正因如此,他才能练就“千里袭人”的独到战法。
唯有将士同心,方能激发出最强的战力。
然而,夏侯渊未曾察觉——当他下令进军定军山时,两名暗卫已悄然离开,快马加鞭奔向许昌。
曹舒不愿看到夏侯渊重蹈覆辙,像历史记载那样战死沙场。
他与夏侯渊私交甚笃,更不忍心看着这位叔公命丧沙场。
为此,曹舒在南郑暗中布置了人手,一旦夏侯渊那边有任何异动,暗卫便会立刻赶回许昌向他禀报。
尽管路途遥远,但只要能为夏侯渊争取一线生机,这一切便都值得。
……
许昌,丞相府。
曹植失势后,曹操继续清理其残余势力。
不过,他主要针对的是那些出身 却为曹植摇旗呐喊的小角色。
至于世家大族,曹操并未大动干戈。
并非他不想,而是这些世家老狐狸见风使舵的本事一个比一个强。
曹植一倒,他们立刻向曹操低头认错,并主动献上部分利益。
随后,他们又迅速寻找新的靠山——曹彰。
即便如此,河北世家仍损失不小。
曹植的垮台,如同公司更换掌权者,难免带来动荡。
此外,部分河南世家也主动向曹操请罪。
尽管他们未必参与刺杀曹舒之事,但主动认错总比被动受罚强。
世家能在乱世屹立不倒,自然有其生存之道。
对此,曹操毫不手软地收割利益,甚至替曹舒也狠狠捞了一笔。
爷孙俩这一波可谓赚得盆满钵满。
随后,曹操召集文武大臣,商议出兵汉中之策。
议事厅内,众臣齐聚。
曹舒、曹丕、曹彰三人亦在场。
与往常一样,曹舒仍坐在曹操身旁的尊位,而曹丕和曹彰则坐在门口,活像两尊门神。
实际上,二人是因畏惧曹操,不敢靠得太近。
待众人到齐,曹操示意程昱代为通报汉中前线军情。
虽然夏侯渊与刘备尚未正式交锋,但刘备已集结十一万大军,民夫更是不计其数。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