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那个时候,城中缺粮,斗米千金,饥民遍地!不用金人动手,这座城自己就从里子烂透了!
到那时,我们再振臂一呼,以‘清君侧,安社稷’的名义,开仓放粮,你说,天下人是会支持一个把京城搞得民不聊生的疯子,还是会支持我们这些能让他们吃上饭的‘救星’?”
童贯听得冷汗直流,同时又兴奋得浑身发抖。
这一环扣一环的毒计,根本不见半点刀光,却能将人置于万劫不复的死地。
这才是蔡太师!这才是权倾朝野二十年的蔡京!
“太师英明!”童贯五体投地,真心实意地拜服。
“去办吧。”蔡京挥了挥手,重新坐下,又拿起了那枚玉佩,仿佛刚才那番话耗尽了他所有的兴致。
偌大的书房再次恢复了死寂。
蔡京看着窗外漆黑如墨的夜色,眼神幽深。
赵佶啊赵佶,你以为换了个杀伐果断的性子,就能跟老夫斗了?
你懂战场,可你懂人心吗?
你懂这浸淫了百年,盘根错节的朝堂吗?
这棋盘,老夫下了几十年,你一个新来的,凭什么掀桌子?
……
清晨的紫宸殿,香炉里飘着袅袅的龙涎香,那股异香让李云龙很不习惯,总觉得像是给死人上的供香。
他穿着一身沉重繁复的龙袍,端坐在龙椅之上,看着下面乌压压跪倒一片,穿着各色官服的文武百官。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里震得人耳朵嗡嗡作响。
李云龙面无表情,心里却在骂娘。
他娘的,天天搞这些虚头巴脑的玩意儿,有这功夫,多去城墙上搬两块砖头不好吗?一个个油头粉面,看着就来气。
他强忍着一脚踹翻面前案几的冲动,学着记忆中赵佶那副德行,虚虚地抬了抬手。
“众爱卿,平身。”
声音不大,却刻意模仿出一种久居深宫的慵懒与疏离。
他自己听着都想吐,但下面那些官员们似乎很受用,一个个诚惶诚恐,颤颤巍巍地站了起来,低眉顺眼,不敢直视龙椅。
早朝开始。
一个胡子眉毛全白了的老头,颤颤巍巍地从文官队列里挪了出来,他瘦得像根竹竿,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但手里捧着的那本厚厚的奏疏,却像是捧着整个世界的重量。
礼部尚书,王翰林。
“启奏陛下,臣有本要奏。”他的声音和他的人一样苍老,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洪亮,那是常年浸淫于典籍和礼法之中,修炼出的一种近乎偏执的虔诚。
“此战大胜,乃陛下天威所致,亦是上苍庇佑,天心垂怜我大宋子民。为感念天恩,彰显我朝敬天之诚,臣与礼部同僚,连日查阅古籍,废寝忘食,详拟祭天大典之仪。
臣以为,此次大典,当循上古之制,增设九十九道仪程,用太牢之礼,其牛羊之毛色、尺寸皆有考究;祭品之玉器、丝帛,亦需从天下精选……”
王翰林说得唾沫横飞,老眼中闪烁着一种狂热的光芒。
仿佛那九十九道繁文缛节,比城外虎视眈眈的金兵更重要;仿佛选对了祭祀用的牛羊,就能让完颜宗望的大军自动退去。
李云龙坐在龙椅上,龙袍下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他本来正琢磨着怎么从这帮肥得流油的文官兜里再掏点军费出来,听到这里,眼睛却微微一亮。
他看向王翰林,就像一头饿狼看着一只自己送上门来的肥羊。
祭天?
仪式?
还要精选祭品?
他娘的,这老小子说的不是礼法,这说的是钱啊!是要花大钱啊!
一个别人看来荒唐透顶的提议,在李云龙的耳朵里,却变成了一把能捅穿马蜂窝的绝佳竹竿。
李云龙坐在龙椅上,龙袍下的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扶手,嘿嘿正想怎么再搞些钱,没想他们竟然给自己找来了借口。
喜欢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