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囊药翁的幽谷归来,林越的心境已然不同。药翁关于《千字文》和云雾山脉的告诫,如同在他心中投入一颗石子,涟漪阵阵。那广阔而危险的修行世界不再是模糊的概念,而成了一个具体而遥远的目标。但药翁说得对,路要一步一步走。眼下最重要的,是夯实根基,提升实力。
他将药翁指点的几种调理方子悉心用于母亲身上,王氏的身体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康复着,脸上有了血色,甚至能在院子里晒晒太阳,做些轻省活计了。家的温暖和安稳,是林越内心最坚实的后盾。
这一日,天高云淡,林越将家中事务安顿妥当后,再次来到了屋后那片僻静的山坡。他盘膝坐在一块平整的青石上,面向东方初升的朝阳。他没有立刻开始日常的吐纳,而是从怀中郑重地取出了那本《千字文》。
经过上次的异变,他深知此书不凡。药翁虽未明说,但暗示此书可能关系着一桩不小的机缘。林越静心凝神,再次尝试运转灵眸术,仔细审视书页。然而,与上次不同,无论他如何集中精神,催动体内那丝气流,书页再无金光浮现,地图与篆文仿佛彻底隐匿。
林越并不气馁。他回想上次触发异象时的状态,不仅是动用了灵眸术,似乎心神也完全沉浸于字里行间,有一种与书籍本身沟通的意念。他调整呼吸,不再强求“看见”,而是放松心神,用手指轻轻抚过那些熟悉的墨字,从“天地玄黄”开始,在心中默默诵读,同时引导体内气流缓缓运转,与文字的韵律相合。
这是一种奇妙的体验。当他摒弃杂念,心神与文字、与体内气流融为一体时,周遭的世界渐渐安静下来。风吹树叶的沙沙声,远处鸟儿的鸣叫声,都变得遥远而模糊。他的意识仿佛沉入了一片由古老文字构成的海洋。
就在他诵读到“寒来暑往,秋收冬藏”这一句时——这正是柳先生当年着重讲解,也是他坠崖时书页摊开的那一页——异变再生!
并非金光浮现,而是他体内的气流陡然不受控制地加速运转起来,并且运行路线发生了奇异的偏转,不再是药翁所授那中正平和的路径,而是循着几条从未经历过的细微经脉穿行,带来一种微微的刺痛与酥麻感。与此同时,他脑海中仿佛有洪钟大吕敲响,一段晦涩难懂,却又直指本源的法诀,伴随着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等字的全新理解,轰然涌入!
“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玄者,幽远微妙;黄者,中正浑厚……气纳百川,意守紫府,灵根自生,道基始筑……”
这并非完整的功法,更像是一篇总纲和炼气期入门的基础法诀,其名为——《玄黄诀》!
林越心中震撼无以复加。柳先生留下的,不仅仅是一幅地图,更是一部深藏在文字意境中的修炼功法!这《玄黄诀》看似基础,但其立意之高远,对灵气本质的理解之深刻,远胜药翁所授的吐纳法,甚至比黑风谷山洞中那青玄门修士留下的引气法门还要精妙数倍。它强调的并非单纯吸纳灵气,而是感悟天地运转的至理,使自身气息与天地共鸣,从而达到“不自生故能长生”的境界。
他福至心灵,立刻按照《玄黄诀》的法门,引导体内气流。起初,气流在陌生的经脉中运行艰涩,刺痛感明显。但他心志坚定,回想起柳先生讲解这些文字时的谆谆教诲,回想起天地四季轮回、秋收冬藏的自然之道,心中渐渐澄明。
说也奇怪,当他心境与法诀意境相合时,运行的滞涩感大为减轻,四周天地间的灵气,似乎也变得更为亲和,丝丝缕缕,以比平时快上数倍的速度,透过周身毛孔,汇入那正在艰难开拓新路径的气流之中。
气流越来越粗壮,运行也越来越顺畅。原本如溪流般的气流,渐渐有了化为小河的趋势。而在他的丹田位置,那气海所在之处,原本散逸的气流开始缓缓旋转,形成一个极其微小、却真实不虚的气旋雏形!
时间悄然流逝,日头渐高。林越完全沉浸在《玄黄诀》的玄妙之中,物我两忘。他身体周围,仿佛形成了一个无形的灵气漩涡,草木无风自动,以他为中心微微俯首。
“嗡!”
不知过了多久,林越体内传来一声轻微的、只有他自己能听见的震鸣。丹田处那微小气旋猛地一定,旋转速度变得稳定而有力,自行吸纳着周遭灵气。一股远比之前精纯、浑厚数倍的力量,瞬间充盈四肢百骸!
他睁开双眼,眸中精光一闪而逝,随即恢复沉静,但那双眼睛,却比以往更加深邃明亮。他轻轻握拳,感受到体内那股如臂指使、流转不息的力量。
炼气期,第一层!
他终于真正踏入了修行者的门槛!
与之前依靠药翁法门和劣质灵石积累的微弱气流不同,此刻他丹田气旋自成,灵力生生不息,无论是质还是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尝试运转灵眸术,目力所及,甚至能看清数十丈外树叶的脉络纹理,清晰无比。耳力也变得极为敏锐,能听到泥土下虫豸爬行的窸窣声。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逆天神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逆天神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