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桥内,指令被迅速执行。
“所有部门已就绪。”
“正在解锚。”瑰拉的操作极稳,她对盖伦特和艾玛巡洋舰的操作已达到了初级水平。
固定力场解除的轻微震动透过舰体传来,外部港口的景象开始缓缓移动、后退。
斯特修斯级在引导光束的精准牵引下,优雅地驶离泊位,将一个个接驳站台逐渐抛在身后。很快,在下方,出现了剑齿虎级拦截驱逐舰的身影,它速度更快。
只滑行了短短十数公里,舷窗外的视野被深邃幽暗的星空取代,那一望无际的冰带出现在眼前。
在基地整合快有半个月,总算又踏上了新的航程。
“全舰队,跃迁拉比特自治领,S9方向,跃迁。”
“是!正在锁定星图坐标,距离4.64光年,全程预计20.38小时。”
“自动导航已启用。”
“跃迁引擎准备中。”
“跃迁引擎——启动!”
希维娜指挥的剑齿虎级先一步消失在深空之中,数秒之后,斯特修斯级洁白的舰体也倏然化作流光,在黑煤窑前不见了踪影。
从舷窗向外看去,宇宙仿佛披上了一层跃迁时特有的流动透明光纱,视野中的一切景象都略微扭曲模糊,但深空的黑暗和恒星的最亮的一抹冷光依然可见。
恒星系的边界是什么样子的?
柯伊伯带的最外围,在太古起源时期,被称为奥尔特云,现在当地称之为——“茱昂贝冰云边境”。
这里是真正的边境地带,恒星的引力在这儿已经弱得几乎感觉不到。
传感器上偶尔会闪过极其微弱的光点信号,那些是被恒星引力勉强拴住的远古彗星核、或是由冰粒与尘埃构成的冰冻星子。
这些由冰粒、岩石尘埃、以及冻结的甲烷、氨气构成的冰冻星子。它们自恒星系诞生之初便存在于此,在接近绝对零度(-273.15℃)的极致酷寒中,在永恒的黑暗中沉寂地漂浮、旋转了亿万年。
它们的轨道缓慢到需要以百万年为单位计算,是恒星系真正意义上的、最古老、最沉默的守卫。
冰云区大约2000AU宽度,以斯特修斯级4AU/s每秒的速度,只需要500多秒。
也就烧壶水的时间。
舷窗之外,无穷无尽的黑暗迎面而来。
至此,才是真正的脱离了茱昂贝自治领(恒星系)。
在这里,物质的密度降至难以想象的极低。每立方米的空间或许仅飘荡着几个孤立的氢原子与氦原子,比任何人工制造的真空都要“空无”。
这里并不安全,充斥着各种宇宙射线、它们以接近光速永恒地呼啸而过。
如果斯特修斯级没有进入超空间航行通道,那么护盾就要时刻承受着这种无形、密集的轰击。
而在这看似空无一物的广袤空间中,真正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是那不可见、不可直接探测,却无处不在的暗物质。
它们像一片无边无际的无形海洋,浸满了整个宇宙。
斯特修斯级的跃迁引擎,其核心奥秘正是以精妙绝伦的技术,巧妙地“驾驭”这暗物质海洋所产生的引力场。
引擎核心如同无形巨手,精准地“揉捏”和“折叠”飞船前方的空间结构,从而实现稳定的超空间光速航行。
寻常的化学燃料或聚变能量根本无法支撑这种对时空本身的扭曲,唯有对暗物质引力的高超运用方能实现。
舰上为日常系统供能的常规反应堆,与这驱动跃迁的伟力相比,如同烛火之于超新星。
战舰内部,人工重力场维持着舒适熟悉的1G环境,完美隔绝了外部宇宙法则的狂暴。
漫长的20.38小时航程,大部分时间都将在这极致空旷、却又暗流汹涌的星际“深海”中度过。这既是科技和力量的奇迹,也提醒着生命在宇宙中的孤独。
恒星系就像无垠黑暗海洋里一个个有着引力和光的岛屿。
而斯特修斯级的任务,就是在这黑暗之海中驶向下一座岛屿——拉比特S9。
舰桥内,各项工作在寂静中按部就班地进行着。
陆翎起身离开了舰桥,他有点饿。
刚刚上船的时候就让食堂准备川香回锅肉和水煮鱼,这会想必已经好了,就是不知道味道正不正宗。
.......
与此同时,茱昂贝自治领,迦太基星港,主空港泊位区。
巨大的星港如同镶嵌在迦太基星轨道上的金属城市,此刻却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肃杀气氛。
军事管制区里,茱昂贝巡逻艇明显多了起来,来回巡弋,姿态紧绷。
泊位区核心平台,茱昂贝自治领的首席外交官,一位体型略显富态、身着正式礼服的中年官员,正带着他的属官们焦急等候。
他不时用丝帕擦拭着光洁额头上渗出的细密冷汗,尽管星港内部的恒温系统始终维持着令人舒适的温度。
突然,港区外幽暗的深空中,接连爆发出十数道刺眼的跃迁闪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EVE:星海传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EVE:星海传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