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丝小队实战检验的大获成功,与林可、杨华“特殊的统御境巅峰”定位的明确,如同两股并行的洪流,彻底扫清了艾瑞蒙德学院内部残余的迟疑与观望情绪。改革的浪潮不再仅仅是一种趋势,而是成为了学院上下必须适应、并且积极投身其中的现实。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与创造力,在学院的每一个角落迸发出来。
然而,无论是激动人心的实战胜利,还是震撼人心的境界新解,其背后都需要一个坚实、可持续的体系作为支撑。零星的火花可以点燃热情,但唯有系统性的薪火相传,才能照亮通往未来的漫长道路。林可比任何人都更清楚这一点。短暂的庆祝和舆论发酵之后,她的精力迅速回归到了最核心的奠基工作上——将那些已经验证有效的理念、方法和技术,进行系统性的整合、深化与制度化。
于是,那座被命名为“魔法结构与能量应用研究所”(通常被简称为“林可研究所”)的建筑,成为了学院新的心脏与大脑,日夜不停地高效运转着。
研究所坐落于学院主塔的东侧翼,原本是一处存放古籍和进行一些冷门魔法实验的场所,如今被彻底改造。厚重的黑曜石墙壁上镶嵌着新型的导魔金属线路,为内部的各种实验设备提供稳定能量;巨大的落地水晶窗取代了原本狭小的彩绘玻璃,让充足的阳光照射进来;内部空间被重新规划,分成了理论推导区、模型解析实验室、法阵构建车间、能量测试场、以及一个拥有巨大魔法沙盘和实时数据投射墙壁的中央指挥室。
这里汇聚了学院当前最顶尖的人才——不仅是卡尔文这样醉心于理论探索的高阶法师,更多是被“标准化”和“优化”理念吸引而来的、思维活跃、手法精准的「架构境」中青年法师,甚至还有几位像莉莉丝这样表现出卓越潜质的年轻学员被特许参与辅助性研究工作。整个研究所弥漫着一种混合了臭氧(能量实验残留)、旧羊皮纸和新鲜墨水的气息,以及一种紧绷而专注的学术氛围。
此刻,在研究所的中央会议室,一场关于“标准法术模型审定委员会”阶段成果总结与下一步规划的会议正在进行。长长的会议桌上铺满了图纸、数据报告和样本模型,林可坐在主位,卡尔文、几位核心研究员以及被特邀参加会议的埃利奥特导师分坐两侧。
“过去四周,”一位负责数据汇总的研究员正在汇报,他的语气带着压抑不住的兴奋,“委员会已完成对全部十七个零级戏法、九个一环法术、五个二环法术的标准化解析与重构工作。所有新模型均已通过稳定性、能耗、构建速度三项核心指标的测试,平均构建成功率提升百分之四十五,平均魔力消耗降低百分之三十三,平均构建时间缩短百分之二十八!”
一组组冰冷而精准的数据,揭示的是革命性的进步。这意味着,一名刚刚踏入「织法境」的学员,使用标准化模型,其实际施法能力和效率,几乎可以媲美传统模式下苦练一年以上的同级者!
“很好。”林可点了点头,在笔记本上记录着,“《标准法术构建指南·第一卷(零至二环)》的编撰工作必须立刻跟上。埃利奥特导师,低年级教学区的反馈如何?”
埃利奥特导师如今已是改革的坚定拥护者,他脸上带着红光,闻言立刻回答道:“反响极其热烈!学员们,尤其是那些天赋平平、过去进展缓慢的学员,积极性空前高涨!他们不再抱怨‘找不到感觉’,而是热衷于钻研‘标准步骤’,比较数据,互相切磋技巧。教学效率……说实话,比我过去几十年见过的任何时期都要高!”
他顿了顿,补充道:“不过,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部分学员过于依赖标准步骤,在遇到标准模型未能完全覆盖的细微环境变化时,显得有些僵化,缺乏应变能力。”
“这是预料之中的情况。”林可并不意外,“标准化是打下坚实的地基,而非建造唯一的房屋。下一步,委员会的工作重点之一,就是在标准模型的基础上,开发‘自适应微调模块’和‘复合应用范例’,引导学员在掌握基础后,学会灵活变通与组合创新。这将是我们《指南·第二卷》的主要内容。”
她将目光转向卡尔文:“卡尔文先生,三环及以上法术的解析工作,进展如何?尤其是涉及规则层面干预的那些。”
卡尔文推了推眼镜,神情专注而严肃:“三环法术的解析已接近尾声,结构复杂度显着提升,但仍在可控范围内。真正的挑战在于四环及以上的法术,它们开始更多地涉及对宏观物理规则的局部覆盖和重写,传统模型中的模糊和经验性部分增多。例如四环法术‘任意门’,其空间折叠与连接的理论基础,目前的‘标准法术构建语言’尚不能完全精确描述其能量回路在维度层面的变化。”
“这正是我们需要突破的关键。”林可指尖轻点桌面,“不能精确描述,就意味着无法彻底优化,无法大规模标准化传授。我建议,成立一个‘高阶法术基础理论攻关小组’,由您亲自负责,集中精力解决四环到六环法术背后涉及的‘规则接口’问题。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能够描述这些规则干预行为的‘元语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别吵了,穿越都要两个人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别吵了,穿越都要两个人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