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一直被定为意外,老侯爷也因此被追封为忠勇公。
难道这其中另有隐情。
她立刻将自己的发现告知霍凛。
霍凛听到涉及亡父,脸色瞬间变得无比难看,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尘封的记忆被撕裂开来,许多当时被忽略的细节,此刻重新浮现。
他记得,父亲去世后,陛下悲恸异常,厚加抚恤。
但当时同样在场的、年纪尚轻的三皇子萧景,却似乎表现得过于平静,甚至在他这个丧父的少年面前,眼神中偶尔会流露出一丝难以捕捉的冷漠与复杂。
“父亲他,”霍凛的声音沙哑干涩,“他生前,曾因军务与当时还是郡王的魏王有过争执。父亲认为魏王推荐的某个边镇守将不堪大任,坚持己见,驳了魏王的面子。后来,后来就在猎场上……”
他没有再说下去,但永宁已经明白了。
那场所谓的“意外”,在魏王萧景琰心中,或许早已被扭曲成了霍远故意与他作对、甚至可能是站队其他皇子的证据。
而霍凛子承父业,在北疆屡立战功,声望甚至超过了其父,这无疑加深了魏王的忌惮与怨恨。
旧怨与新仇交织,利益与权欲纠缠。魏王对霍凛的杀机,早已埋下,并非一时起意。
动机的拼图愈发完整。为了验证关于魏王商业帝国的推断,永宁动用了先帝暗卫的力量,进行了更深入、更危险的调查。
暗卫反馈回来的信息,令人触目惊心。
通过李甫、王琛在朝中的运作,以及落鹰涧案等渠道获得的巨额黑金,魏王萧景琰在过去近十年间,暗中构建了一个庞大而隐秘的商业网络。
他控制了江淮地区近三成的私盐流通,通过与地方豪强、漕帮勾结,逃避税赋,牟取暴利。
他入股甚至控制了多家有官方背景的船行,垄断了数条利润丰厚的海运和内河航线,不仅走私货物,还利用这些航线为他传递消息、转移人员和财富。
他甚至将触角伸向了与狄人的边境贸易,通过王琛的商队,不仅出售军械,还大量收购狄人的马匹、皮货,转手在内地牟取数倍之利。
而这一切的收益,都被巧妙地洗白,投入到了他的王府用度、供养门客、贿赂官员,以及秘密练兵之中。
是的,暗卫还发现,魏王在京畿附近的几处皇庄以及江南的别院里,以护卫、家丁的名义,秘密蓄养了一批数量可观、装备精良的死士和私兵。
贪腐、走私、构陷、蓄养私兵。
魏王萧景琰的所作所为,早已超出了党争的范畴,其勃勃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所有的迷雾都已彻底散尽,幕后黑手的真容与其狰狞的动机,赤裸裸地暴露在霍凛与永宁面前。
震惊、愤怒、心寒,种种情绪如同惊涛骇浪般冲击着他们,但最终都化为了破釜沉舟的决绝。
对手是当朝皇子,势力盘根错节,手握重金与私兵,更有可能狗急跳墙。
他们手中的证据虽然确凿,但如何呈递,何时呈递,才能确保一击必中,而不被反噬。
“明日大朝会,是最好的机会,也可能是唯一的机会。”
霍凛目光如炬,声音沉稳如山,“百官面前,陛下面前,将所有证据公之于众,让他无可辩驳,无处遁形。”
“但我们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永宁补充道,她将先帝暗卫令交给霍凛,“暗卫的力量,或许可以在关键时刻保护我们,以及确保证据能够顺利送达御前。
我会设法在朝会前,秘密求见太后,将部分核心证据先行呈报。有太后在宫内策应,或可多一分保障。”
夫妻二人彻夜未眠,将所有的证据分门别类,整理成册,并草拟了一份字字血泪、逻辑严密的陈情奏疏。
每一个字,都凝聚着无数冤屈将士的忠魂,凝聚着冯三等正直之士的期盼,也凝聚着他们破釜沉舟的勇气。
窗外,天色渐亮,晨曦微露。
新的一天,注定将载入史册。
一场揭露皇子惊天阴谋、关乎大梁国运的终极风暴,即将在金銮殿上,轰然引爆。
喜欢冷面将军宠妻日常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冷面将军宠妻日常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