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也并未将所有希望寄托于自身。
在萧景珩的引荐下,她与几位同样在朝中受到守旧派排挤但思想较为开明,且家族亦有工商业背景的中层官员建立了联系。
她没有请求他们直接为自己辩护,而是以一种平等交流的姿态,与他们探讨工商业发展的前景、规范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女子才能在社会发展中的潜在作用。
这些交流,潜移默化地改变了部分官员对“金缕记”和沈清辞的观感,虽不能立刻转化为朝堂上的支持,却也为未来埋下了种子。
萧景珩则在更宏观的层面进行布局。
他利用参与议政的机会,多次提出“重农而不抑商”、“技艺创新乃强国之本”等观点,虽不直接涉及“金缕记”,却在理论上为其生存和发展争取着空间。
他甚至在一次私下与皇帝的奏对中,看似无意地提及:“儿臣观近日市井有些风波,有商号因技艺精良、经营得法而招致嫉恨。若朝廷不能明辨是非,保护这等用心做事之商贾,恐寒了天下工匠之心,于国无益。”
皇帝未置可否,但显然听进了耳中。
一场看似针对商业实体的打压,已悄然演变为新旧观念、不同利益集团在更深层次上的博弈。
沈清辞站在“蕙质堂”的窗前,看着庭院中在风雨洗礼后愈发青翠的梧桐,深知真正的风暴眼,或许正在朝堂之上汇聚。
而她能做的,便是让自己的根系扎得更深,羽翼长得更丰,方能在这惊涛骇浪中,屹立不倒。
喜欢望凝眉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望凝眉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