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新生的荆棘
王漫妮的入职,在“栖桐”内部引起了一阵不大不小的骚动。
一个奢侈品销售,空降到新锐品牌担任品牌负责人,这在外人看来,简直是陆远一时兴起的荒唐决定。质疑的目光,表面的客套下的不服气,以及等着看她笑话的暗流,在王漫妮踏入办公室的第一天就扑面而来。
然而,他们很快发现,这个看似柔美的女人,骨子里却带着一股淬炼过的狠劲。陆远安排的两周密集培训,她几乎是拼了命地去吸收消化。从品牌定位到供应链管理,从市场营销到财务模型,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疯狂地汲取着一切知识。白天跟着导师团队学习、调研,晚上回到陆远为她临时安排的公寓(不再是那个出租屋),继续对着电脑和资料奋战到深夜。
她剪短了长发,换下了那些带着米希亚印记的精致套装,穿上更为简洁、干练的现代职业装。眼底曾经的迷茫和虚荣被一种坚定的、想要证明自己的光芒所取代。当她在第一次项目进度会上,条理清晰地阐述“栖桐”首个系列产品的推广策略,精准地分析目标客群画像,并对供应链成本提出质疑时,那些原本带着轻视的下属,眼神里开始有了变化。
陆远偶尔会以投资人的身份旁听会议,但他从不插话,只是安静地坐在角落。散会后,他才会走到她身边,简短地提点一两句,比如“渠道下沉的速度可以再快一点”,或者“社交媒体投放要更注重内容质量而非单纯曝光”。他的指点总是切中要害,让王漫妮有茅塞顿开之感。
一次加班到深夜,王漫妮在空无一人的办公室里核对最后一批宣传物料,陆远不知何时出现在门口。
“还不下班?”
王漫妮抬起头,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露出一丝疲惫却真实的笑容:“想把这份物料清单最后确认一遍,不能出错。”
陆远走近,将一杯热咖啡放在她桌上。“注意休息。‘栖桐’需要的是一个能长期战斗的负责人,不是一个短期内燃烧殆尽的流星。”
平淡的关心,却让王漫妮心头一暖。她看着他,灯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淡淡的阴影,那股运筹帷幄的沉稳气息,让她感到无比安心。
“我知道了,陆总。”她轻声应道,心底那份因他而生的感激与倾慕,如同暗流,在冷静专业的外表下,汹涌流淌。
【王漫妮好感度 +5,当前好感度 76(倾慕与事业依赖)】
---
相比于王漫妮在事业上的披荆斩棘,钟晓芹的新生活则显得平静而缓慢。
陆远安排的公寓坐落在一条安静的林荫道旁,安保严密,环境清幽。这里没有陈屿那些吵嚷的鱼缸,没有令人窒息的沉默,也没有需要她小心翼翼去维护的脆弱平衡。她终于可以自由地呼吸,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
她开始尝试写作。起初只是漫无目的地在文档上记录心情,写那些破碎的、关于婚姻、关于成长、关于自我迷失的片段。陆远为她准备的书房采光极好,窗外是摇曳的树影。她常常一坐就是一下午,让思绪在文字间流淌。
偶尔,陆远会来看她。他不常过夜,更像是朋友般的探访。会带一些她喜欢的点心,或者几本他觉得她可能会感兴趣的书。他会询问她写作的进展,但从不催促,只是安静地听她分享构思,偶尔给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他的存在,像一道稳固的背景墙,支撑着她探索这个陌生而充满可能性的新世界。
一天傍晚,钟晓芹将自己写的一篇关于“三十岁离婚女人如何重建自我”的短篇文章发给了一个颇有名气的线上文学平台。她没抱太大希望,只是想得到一个外界的反馈。
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她就收到了编辑的回复。邮件里不吝赞美之词,认为她的文字“真诚、细腻,充满了动人的力量”,并询问她是否愿意签约,进行专栏连载。
巨大的惊喜和认可感瞬间淹没了钟晓芹。她拿着手机,在空荡的客厅里又哭又笑,像个孩子。第一个涌上心头的念头,就是告诉陆远。
电话接通的那一刻,她的声音还带着哽咽:“陆远……我的文章,被录用了!他们说要跟我签约!”
电话那头的陆远似乎轻笑了一声,语气温和:“我知道你可以的。这只是开始,晓芹。”
“谢谢你……如果没有你……”她语无伦次。
“这是你自己努力的成果。”他打断她,声音沉稳而有力,“我为你高兴。”
挂了电话,钟晓芹看着窗外渐沉的落日,霞光将天空染成温暖的橘红色。她感到一种久违的、扎实的幸福感。陈屿也曾试图联系她,发过几条信息,语气是前所未有的软弱和后悔。但钟晓芹看着那些文字,内心竟平静无波。她礼貌而疏离地回复了“谢谢关心,我很好”,便不再理会。她的世界,已经翻开了新的一页,而陆远,是这一页上最浓墨重彩的底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三十而已开始的收集之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三十而已开始的收集之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