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茶厂蓝图与许幻山的阴影
午后的阳光透过“远见资本”办公室的百叶窗,在光洁的地板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光影。陆远独自坐在办公桌前,指尖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句点,屏幕上,是一封精心构思的邮件。
他没有选择打电话。电话里的语言过于瞬时,情绪也容易随着声波消散。邮件则不同,白纸黑字,代表着一种郑重其事的承诺与无法轻易被忽视的分量。更重要的是,这能将他【Lv.4 金融投资与商业洞察】所淬炼出的观点,以及那份超越时代的市场认知,以一种最系统、最专业的方式呈现出来。
这份题为《关于高端茶品牌市场化破局的几点思考》的邮件,与其说是随手写下的想法,不如说是一份浓缩了未来数年市场趋势的微型商业计划书。他没有堆砌晦涩的术语,而是刀刀见血,直指顾佳在茶会闲谈中无意流露出的核心困境:
“品牌灵魂的缺失”——他建议,不应止步于讲述茶园的历史,而应深挖其独特的地理印记、制茶师傅的匠心传承,甚至将顾佳本人作为独立、坚韧、追求完美的现代女性形象,与品牌精神进行绑定,赋予品牌一个鲜活、可感知的灵魂。
“与时代脱节的传播”——他精准描绘了高净值年轻客群的画像,提出利用新兴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内容种草、KOL深度体验、打造沉浸式线上茶文化沙龙,而非传统的硬广投放。
“价值壁垒的构建”——他详细阐述了如何通过定制化茶旅体验、会员专属品鉴、茶文化课程等,将一次性顾客转化为具有高粘性的品牌社群成员。
甚至,他还附上了一份初步的财务模型框架,以及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资金规划展望。附件里,是一个他“凭借超前记忆”精心筛选的、与顾佳茶厂情况类似但最终取得成功的品牌案例分析。
这封邮件,是一份价值千金的商业咨询报告,若在市场上明码标价,足以让许多初创企业趋之若鹜。但陆远在末尾只是轻描淡写地写道:“顾佳姐,茶会闲聊,心有所感,随手写下一些不成熟的想法,仅供参考。若觉有用,荣幸之至。期待下次交流。”
点击“发送”的那一刻,陆远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这步棋,落子了。他不仅是在提供解决方案,更是在顾佳心中播下一颗种子——一颗关于“另一种可能”的种子。一颗让她意识到,除了丈夫许幻山那条看似安稳却充满束缚的道路外,还存在一个由他陆远指引的、更广阔、更富挑战也更具诱惑力的未来。
---
邮件发出后的第二天下午,陆远正在审阅一份区块链项目的白皮书,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屏幕上跳动着“顾佳”的名字。
他让电话响了三声,才不疾不徐地接起,声音平稳而温和:“你好,我是陆远。”
电话那头,顾佳的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语速比平时稍快:“陆先生,你的邮件我反复看了好几遍!太精彩了!很多观点简直让我茅塞顿开!”她的用词充满了由衷的赞叹,仿佛一个在迷宫中徘徊许久的人,突然看到了一束指引方向的光。
陆远能想象到她此刻的样子——一定是坐在她那个精心布置的家中书房或茶室里,电脑屏幕亮着,上面正是他发出的邮件,而她美丽的眼眸中,闪烁着被点亮的兴奋光芒。
“不瞒你说,我昨晚看到深夜,有些部分还做了笔记。”顾佳继续道,语气迫切,“很多想法,比如品牌故事如何真正触及人心,初期资金如何高效利用而不是盲目扩张,都直接说到了我的痒处。不知道你方不方便,我想当面跟你请教一下,特别是关于品牌故事挖掘和初期资金规划的部分?”
她的迫切,不仅仅源于对知识的渴求,更源于一种被理解的共鸣,以及看到项目曙光后的巨大振奋。陆远的邮件,像一把精准的钥匙,触动了她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也撬动了她因丈夫不理解和现实困境而积压的郁结。
“当然方便,顾佳姐。”陆远从善如流,声音里带着恰到好处的尊重与亲和力,“你看什么时间合适?我都可以配合。”他将主动权温和地交还给她,展现自己的诚意与弹性。
两人很快约定了第二天下午在陆远的“远见资本”办公室见面。
---
次日下午,阳光晴好。顾佳准时抵达了陆远公司所在的写字楼。她今天特意穿了一身剪裁得体的白色西装套裙,线条利落,衬托出她玲珑有致的身材,也彰显着她对这次会面的极度重视。长发挽起,露出光洁的额头和修长的脖颈,显得既干练又不失柔美。她手中拿着一个精致的笔记本和一支笔,显然是做好了深入探讨的准备。
当她被前台助理引领着,走进陆远那间设计现代、充满科技感与专业氛围的办公室时,脚步几不可查地顿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叹。
这里与她想象中初创投资公司的简陋截然不同。宽敞的空间,流畅的线条,低调而奢华的装修材质,靠墙的智能书架上陈列着书籍与艺术品,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城市景观。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氛,是雪松与琥珀的沉稳调性。每一个细节,从桌面上最新的曲面显示屏,到角落里那盆生机勃勃的日本大叶伞绿植,都透露出办公室主人非凡的品味、雄厚的财力以及对品质的极致追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从三十而已开始的收集之旅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从三十而已开始的收集之旅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