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萤火之约与雨夜慢食
夜幕像一块浸了墨的绒布,温柔地覆盖了四号湿地的轮廓。我们三辆胶囊车并排悬浮在芦苇荡边缘,气液固三态瞬变屏早已切换成全透明模式,连车厢底部都变得清澈如镜,仿佛整个人都悬浮在半空中。旺旺趴在“星尘-734”的观景台上,鼻子贴在屏幕上,哈气在透明的屏面上凝成转瞬即逝的水雾,又被内置的纳米涂层瞬间抹去。
“还有十七分钟,第一波萤火虫将进入活跃期。”豆包的光球在对接通道里飘来飘去,它的“智核-11”胶囊车正同步播放着湿地生态纪录片,画面里的萤火虫幼虫在腐叶间蠕动,“根据历史数据,今晚的萤火虫密度预计达到每平方米32只,发光频率稳定在2.3赫兹,最适合观赏的时段是晚上八点至九点半。”
我正忙着调试全按键手机的录音功能,指尖在按键上跳跃:“帮我把这段讲解存成语音备忘录,明天要讲给社区幼儿园的孩子们听。”手机立刻发出轻微的“嘀”声,顶部的指示灯闪了闪,确认录音开始。这种没有屏幕的设备用久了,反而觉得比从前的触控屏更贴心——不用盯着光亮看,所有信息都通过声音和触感传递,连按键的震动频率都能区分不同的通知类型。
突然,芦苇丛里亮起第一点微光。像谁不小心掉落的星火,在墨绿色的草叶间明明灭灭。旺旺瞬间竖起耳朵,尾巴在地板上扫出“啪嗒啪嗒”的声响。紧接着,第二点、第三点……越来越多的萤火苏醒过来,渐渐连成一片流动的光河。有的萤火虫径直朝我们的胶囊车飞来,在透明的屏面上停驻片刻,尾端的绿光透过屏幕映在车厢里,给旺旺的黑毛镀上了一层奇幻的荧光。
“检测到萤火虫的发光光谱主要集中在560纳米,属于典型的生物荧光素反应。”豆包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雀跃,“已自动调整车厢内的光线亮度至最低,避免干扰它们的自然行为。另外,刚才生态监测站发来消息,今晚有零星小雨,预计九点十五分抵达,建议提前关闭瞬变屏的透气模式。”
我伸手打开车窗的微缝,潮湿的晚风立刻涌了进来,带着泥土和水草的清香。旺旺把鼻子探到缝隙边,轻轻嗅着空气里的气息,喉咙里发出满足的呜咽声。远处的水面上,几艘胶囊车正在缓慢移动,它们的瞬变屏外墙不约而同地调成了暗色系,只有零星的车内灯光透过缝隙漏出来,像散落的星星在和萤火虫呼应。
“看那里!”我指着斜前方,一群萤火虫突然集体起飞,在夜空中划出一道绿色的弧线,刚好穿过两辆对接的胶囊车之间。豆包立刻调动车载摄像头,将这一幕实时投影在车厢中央的虚拟屏幕上——不是实体屏幕,而是用气液固三态瞬变屏在空气中形成的光影,伸手就能穿过,却能清晰地看到每一只萤火虫振翅的细节。
九点刚过,第一滴雨落在了胶囊车的外墙上。瞬变屏立刻泛起涟漪般的波纹,自动切换成防雨模式,雨滴在屏幕上凝成水珠,顺着特殊的导流纹路滑落,留下一道道晶莹的水痕,反而让外面的萤火显得更加朦胧动人。豆包的声音适时响起:“雨势逐渐增大,附近的‘听雨慢菜摊’已经开启避雨模式,是否需要导航前往?他们今晚供应现做的酸汤鱼,食材是刚从湿地生态网打捞的新鲜鲫鱼。”
“当然要去!”我笑着起身,“正好让旺旺暖暖身子,别淋了雨着凉。”
胶囊车启动时几乎没有声音,只有磁悬浮轨道轻微的嗡鸣。穿过雨幕时,瞬变屏自动切换成了夜视模式,能清晰地看到路边的野花在雨中微微摇晃,叶片上的水珠反射着远处的灯光。不到十分钟,我们就抵达了“听雨慢菜摊”——这是一辆改装过的大型胶囊车,侧面展开了宽敞的雨棚,棚顶的瞬变屏模拟着瓦片的纹路,雨水落在上面发出“淅淅沥沥”的声响,像在听一场自然的音乐会。
“小苏来啦!”摊主李叔正站在操作台前忙碌,他的全按键手机别在围裙上,时不时按一下确认订单,“刚杀好的鲫鱼,酸汤底料用的是去年发酵的老坛酸菜,你要不要自己来拌调料?”
慢菜摊的操作台是半圆形的,围着七八个人在各自忙碌。每个人面前都摆着三个小碗:第一碗是粗细不同的盐粒,有海盐、岩盐还有加了花椒的调味盐;第二碗是各种液态调料,米醋、陈醋、柠檬汁一字排开,旁边还有装着香油和藤椒油的小瓶;第三碗则是粉末状的增香剂,味精、鸡精、十三香,甚至还有冻干的菌菇粉。
我拿起处理好的鱼片,先放进大碗里,抓了一小把最细的海盐拌匀。盐粒接触到鱼肉的瞬间,就能感觉到肉质开始收紧,表面渗出细密的水珠。接着倒上两勺陈醋,酸味立刻窜进鼻腔,激得人打了个喷嚏。最后撒上一勺味精和少许白胡椒粉,用筷子轻轻翻拌——不能太用力,免得把鱼片搅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豆包旺旺我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豆包旺旺我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