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清晨,苏州城的梅花书院内传来阵阵议论声。华勇一行人受邀来到这里参加一场武学讨论会。
梅花书院是苏州城内最有名的学术场所,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和武学交流活动。今天的讨论会吸引了江南地区许多武学名家和青年才俊。
华公子,没想到您也会来参加这种学术讨论,一个中年文士模样的人走向华勇,在下苏州点苍派弟子李文山,久仰华公子大名。
华勇抱拳回礼:李先生客气了。能有机会和各路高手交流武学心得,是在下的荣幸。
书院的大厅里,数十位武林人士围坐成圆形,中央摆着一张讲台。主持人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据介绍是当地德高望重的武学理论家。
诸位,今天我们讨论的主题是武学的传承与创新老者朗声说道,欢迎大家畅所欲言。
很快,讨论就热烈起来。有人坚持传统武学的重要性,有人主张武学需要与时俱进。争论越来越激烈。
我认为,祖师们留下的武学精髓不能随意更改,一位峨眉派的女弟子慷慨激昂地说道,任何所谓的都可能是对传统的亵渎!
话不能这么说,一位年轻的华山派弟子反驳道,武学如果不发展,就会落后。我们应该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突破。
双方争论不休,各执一词。华勇在一旁静静观察,发现这种争论其实反映了古代武学界的一个根本问题——保守与革新的矛盾。
这时,主持人看向华勇:华公子,听说您对武学颇有独到见解,不知对这个问题有何看法?
华勇站起身来,环顾四周:在下认为,传承与创新并不矛盾,关键在于如何理解武学的本质。
愿闻其详,众人都看向华勇。
华勇组织了一下语言:武学的本质是什么?是强身健体,是自卫防身,还是追求某种精神境界?如果我们明确了这个本质,就能更好地处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位老者问道:华公子认为武学的本质是什么?
华勇回答:我认为,武学的本质是人体科学。所有的武功招式、内力修炼、轻功身法,都是对人体潜能的开发和利用。
这个观点让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人体科学这个概念对他们来说是全新的。
华公子能详细解释一下吗?李文山饶有兴趣地问道。
华勇点头:当然。比如说内力,传统的理解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但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内力实际上是人体内部能量的集中和调配。
他走到讲台前,开始详细阐述:人体内有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等等。通过特定的呼吸方法和意念控制,可以影响这些系统的运作,从而产生超常的力量。
王语嫣在台下听得津津有味,她发现华勇的理论比之前听到的更加深入了。
那轻功呢?有人问道。
轻功涉及到力学原理,华勇继续解释,比如《凌波微步》,它的步法看似随意,实际上是在利用人体重心的变化和地面反作用力,达到身轻如燕的效果。
他示范了几个动作:你们看,当我这样调整重心的时候,整个人的重量分布就发生了变化,配合特定的步伐节奏,就能产生轻功的效果。
众人看得目瞪口呆,华勇的解释让他们对轻功有了全新的认识。
这时,一位中年武者站起来质疑:华公子的理论听起来很新奇,但武功毕竟是实战的艺术,光有理论是不够的。
这位朋友说得对,华勇点头,理论必须经过实践检验。不知这位朋友想如何验证?
中年武者眼中闪过一丝战意:在下武当派三代弟子张松溪,想请教华公子的高招。
华勇看了看张松溪,感觉他的内力不弱,应该是个有实力的对手。
既然张道长有兴趣,那我们就切磋一下,华勇抱拳道,不过在这里地方太小,我们到院子里如何?
众人纷纷跟随到院子里,围成一个圈。张松溪摆出武当剑法的起手式,而华勇则站在原地,看似随意。
张道长,请,华勇做了个请的手势。
张松溪不客气,一剑刺向华勇的胸口。这一剑看似简单,但蕴含着深厚的内力,而且角度刁钻,很难躲避。
然而华勇只是轻轻一个侧身,就避开了这一剑,同时他的身形诡异地绕到了张松溪身侧。
好轻功!张松溪大赞,连忙变招,剑法如行云流水般展开。
华勇不慌不忙,运用凌波微步在张松溪的剑网中穿梭。他一边躲避,一边向众人解释:
大家看,张道长的剑法很精妙,但他的攻击轨迹是有规律的。通过观察他的肩膀和手腕的动作,可以预判他下一剑的方向。
果然,华勇总是能够提前躲开张松溪的攻击,就像能够预知未来一样。
这不可能!张松溪惊呼,你怎么知道我下一招要怎么出?
华勇停下来,笑道:这就是科学分析的作用。人体的动作都有预备动作,通过观察这些细微的变化,就能预判对手的意图。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总裁穿越:我在天龙八部当和尚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总裁穿越:我在天龙八部当和尚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