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官收起染血的布条,往火盆里扔了把药渣。俘虏右腿的伤口刚清完,疼得额头冒汗,却咬着牙一声不吭。
帐篷帘子一掀,冷风卷着雪沫吹进来。陆昭站在门口,抖了抖肩上的霜,没说话,先接过亲卫递来的热陶碗,蹲到草席边,把碗塞进俘虏手里。
“喝点。”他说,“烫嘴但不伤胃。”
俘虏低头看那汤,浮着几片菜叶,底下沉着小块肉丁。他咽了口唾沫,手指微微发抖。
“你们……给俘虏吃这个?”
“你不也是人?”陆昭笑了笑,“再说你都说了,是奉命行事。既然是办事的,总得吃饱才有力气干活吧?”
俘虏没接话,捧着碗慢慢喝,眼神躲闪。
陆昭也不急,转头对医官道:“明早再换一次药,别让他瘸了。咱们这儿不养废人。”
医官应了声出去。陆昭这才靠在矮凳上,闲聊似的开口:“听说张燕最近在太行山修营寨,一口气盖了十几座了望台,还从并州请了匠人打铁造甲。你说他图个啥?难不成真打算在山上养老?”
俘虏的手顿了一下,汤差点洒出来。
“我可没说他是蠢人。”陆昭继续道,“就是格局小了点。借刀杀人这招用得熟,可刀借出去,能不能收回,就得看人家愿不愿意还了。”
话音刚落,俘虏猛地抬头,脱口而出:“他怎敢独占功劳!”
说完就后悔了,立刻闭嘴,脸色发白。
陆昭像没听见似的,站起身拍了拍衣角:“来人,把他安置到后帐,加一床被子。明天我要见他时,得是个能说话的人。”
他转身走出帐篷,赵云和郭嘉已在外面等候。三人一路无言,进了主营军帐。
郭嘉一屁股坐下,从怀里摸出个小酒壶晃了晃,没倒出一滴。
“空了。”他咂咂嘴,“刚才路过伙房,闻见炖羊骨头的味儿,差点顺手拎走半锅汤。”
“你要是真拿了,伙夫得哭。”赵云道。
“那我不如去偷陆大人的账本,至少能换顿饱饭。”
陆昭坐到主位,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郭嘉听完,眉毛一挑:“‘独占功劳’?这话听着不像普通传令兵该知道的。”
“所以他不是普通兵。”陆昭道,“他是信使,或者监军一类的角色。张燕派他来督战,顺便看看我们这边虚实。”
赵云皱眉:“可黄巾余党跟黑山军向来井水不犯河水,怎么突然联手了?”
“不是联手。”郭嘉摇头,“是吞并。张燕这几年收编了不少散股流寇,连常山那边的小绺子都被他拉走两支。这次夜袭,八成是他拿兵器粮草许诺,哄着这些残部当先锋试探我们。”
陆昭点头:“他想试试我的防务强弱,也想看看我在冀州的民心稳不稳。昨夜那一仗,他输了人,但我们若乱杀降卒、逼反流民,他就赢了名声。”
帐内一时安静。
赵云低声道:“可他到底图什么?太行山地势险,易守难攻,他守着老窝不动,谁也奈何不了他。”
“可人一旦尝过甜头,就不会甘心只守着山头。”陆昭盯着沙盘上代表太行山脉的木条,“他现在不动手,是因为还没准备好。等他把周边势力都吃干净,下一步,必然是南下平原。”
郭嘉忽然笑了:“你还记得巨鹿那会儿吗?一群饿得前胸贴后背的流民,半夜爬城墙,结果撞上你提前泼水结冰的墙根,摔得满地打滚。那时候你说——‘乱世里最怕的不是贼,是有人给贼发刀,还指路’。”
陆昭也笑了一下:“现在,那个人终于露脸了。”
“要不要放个风声?”郭嘉眯起眼,“就说此战不过剿灭了几股残匪,不足为惧,顺便提一句‘黑山张燕偏安一隅,不过草莽之雄’。我赌他手下这些人,熬不住夜里自语。”
“你这是钓鱼。”赵云道。
“鱼已经上钩了。”陆昭看着帐外飘起的新雪,“刚才那句话,他已经漏了底。现在要做的,是让他自己把线扯断。”
第二天清晨,看守兵来报:俘虏半夜翻来覆去,嘴里反复念叨“张大帅岂是你能轻辱”,还说“功劳簿上有名有姓”。
陆昭带着郭嘉和赵云再次走进帐篷。
俘虏已经被移到暖帐,腿上换了新药,脸色好了不少。他看见三人进来,眼神闪动,却没有回避。
“我知道你在怕什么。”陆昭坐在床边,“张家在上党还有三十六口人,男丁居多,田产虽薄,也算有个根基。可你要是在这里说了实话,张燕知道了,他们活不活得下去,就不好说了。”
俘虏低头,手指抠着被角。
“可你要不说呢?”陆昭声音不高,“等张燕哪天败了,朝廷清算,你这家族一样逃不过‘附逆’罪名。倒是你现在说出来,我保他们编入屯田军户,分地授粮,三代之内不受株连。”
俘虏猛然抬头:“你说真的?”
“我陆昭带兵三年,杀过人,也放过人。但我从不骗人。”陆昭直视着他,“你想保住家人,就得让我知道真相。不是一半,是全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穿越东汉:开局火烧黄巾军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