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刚蒙蒙亮,外城的鸡叫还没连成串,“清欢小筑” 的后门就被驴蹄子敲得咚咚响。春桃叼着根桂花枝去开门,一瞅见王伯牵着驴车站在巷口,车斗里堆着半筐紫皮荸荠,立马喊得比喜鹊还亮:“王伯!您这荸荠来得比晨露还准时!”
王伯把驴车往门里挪了挪,糙手拍了拍筐沿:“昨儿瞅着这荸荠粉得流油,连夜从城外菜农手里订的,保准清欢丫头能用得上。” 话音刚落,就见苏清欢系着蓝布围裙从厨房钻出来,手里还攥着块沾了面粉的帕子:“王伯快进屋歇着,春桃,给王伯沏碗新晒的桂花茶。”
“歇啥歇,我还得去摆摊呢。” 王伯往灶房瞅了眼,看见青铜小鼎正搁在案上,鼎沿凝着层薄霜,“这小鼎瞧着越发精神了,昨儿那菱角糕的香气,飘到我馄饨摊都没散。”
苏清欢刚要接话,就听见张厨头在灶房里嗷了一嗓子:“小姐!这荸荠上的泥比城墙灰还厚,得搓到啥时候啊?”
“用淘米水泡泡再搓,省劲!” 苏清欢拎着筐子进了灶房,把荸荠倒进大木盆里,指尖刚碰到盆沿,青铜小鼎突然微微发烫,鼎身的云雷纹闪了下细光。她心里一动,顺手往盆里丢了颗刚捡的干净荸荠,就见那荸荠上的泥块跟遇了水的糖稀似的,一冲就掉,连缝隙里的细泥都没剩。
“好家伙!这荸荠成精了?” 张厨头凑过来瞪着眼,伸手也捡了颗搓了搓,泥块却纹丝不动,“咋到我手里就不灵了?”
春桃端着茶进来,正好瞧见这幕,当即笑出声:“张厨头,这叫‘鼎认主’,你当谁都有咱们小姐这好福气?” 说着把茶递给王伯,又凑到苏清欢身边,“小姐,沈大人昨儿拿走的银勺子,今儿指定得送回来 —— 说不定还得捎点好东西呢!”
话音未落,巷口就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沈砚之穿着件月白长衫,手里拎着个竹盒,头发梳得整整齐齐,倒比昨儿摘桂花时体面多了。可走近了才看见,他长衫下摆沾了块草绿,像是蹭了灶灰。
“沈大人这是从哪儿来?难不成是帮王伯看馄饨摊了?” 春桃眼尖,指着他的下摆笑。
沈砚之耳尖一红,赶紧把竹盒往石桌上放:“顺路去了趟书局,买了本《山家清供》,据说里面有古早的糕点方子。” 说着打开盒子,里面躺着那把银勺子,擦得锃亮,“昨儿…… 多谢。”
“沈大人倒是客气。” 苏清欢拿起勺子晃了晃,“正好今儿的荸荠糕,就用它盛。” 她转身进灶房,把泡好的荸荠捞出来,刚碰到青铜小鼎,那些荸荠皮就跟被施了法术似的,一撕就掉,露出里面雪白的果肉,比用热水烫过还省事。
张厨头看得眼睛都直了,搓着手凑过来:“小姐,您这手艺…… 不对,是这鼎的本事,也太神了!往后咱处理食材,岂不是省了大半力气?”
“鼎是死物,人心是活物。” 苏清欢把荸荠剁成泥,加了点桂花蜜拌匀,“要是不用心调味,再好的食材也白搭。” 说着往泥里加了糯米粉,手腕一转揉成团,青铜小鼎往旁边一搁,面团立马变得油润起来,连空气里都飘起淡淡的甜香。
沈砚之站在灶房门口,手里翻着那本《山家清供》,目光却总往苏清欢身上飘。春桃端着水盆经过,故意撞了他一下:“沈大人,看食谱呢?还是看咱们小姐呢?”
他猛地合上书,耳尖红得能滴出血:“我…… 看看有没有能帮上忙的方子。”
“帮忙就别站着啦,” 春桃把一块干净的案板推到他面前,“来,给荸荠丁改刀,切成骰子大小就行 —— 可别再跟昨儿似的,切得跟月牙似的弯。”
沈砚之拿起菜刀,手却有点抖。昨儿切菱角时,他把好好的菱角肉切成了歪瓜裂枣,被春桃笑了半天。今儿握着刀,盯着案板上的荸荠丁,深吸一口气,一刀切下去 —— 嘿,还真像那么回事。
“沈大人这是开了窍?” 春桃凑过来看了眼,忍不住夸,“比张厨头头回切的强多了!”
张厨头在旁边烧火,闻言不乐意了:“春桃姑娘这话说的,小的那是故意练手!您瞧这火,烧得旺不旺?” 说着往灶膛里添了根柴,火苗 “腾” 地窜起来,差点燎着他的眉毛。
众人正笑闹着,就听见前门传来 “哗啦” 一声响,像是有东西摔碎了。春桃立马抄起旁边的擀面杖:“指定是柳玉茹又派人来了!看我不敲碎她的狗腿!”
苏清欢赶紧拉住她:“先看看情况,别冲动。”
几人跑到前门一瞅,只见地上摔了个青瓷碗,汤汁洒了一地,一个穿绸缎衫的胖子正叉着腰骂:“这是什么破玩意儿?甜不甜咸不咸的,想毒死老子啊!”
旁边的食客赶紧劝:“刘员外,这是刚出锅的荸荠糕,我尝着挺好吃的啊。”
“好吃个屁!” 刘胖子一脚踢翻旁边的板凳,“我看这苏清欢就是个骗子,昨儿的菱角糕定是加了啥不干净的东西,今儿这糕更难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清欢渡:味染人间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清欢渡:味染人间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