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皇宫的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映照着墙上悬挂的“大东亚共荣圈”地图。日本天皇裕仁端坐于紫檀木御座上,眼神锐利地扫过阶下肃立的军政要员——陆军大臣杉山元、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外相广田弘毅等人,皆身着笔挺的军服或礼服,神色凝重却难掩眼底的野心。
“诸位,”裕仁的声音低沉而威严,打破了书房内的寂静,“满洲事变(九一八事变)以来,帝国在华势力已稳固根基。但华北、华东之地仍有顽抗,若不彻底掌控,‘大东亚共荣’终是空谈。”他抬手点向地图上的北平、上海两地,指尖重重落下,“朕意已决,明年,即昭和十二年(1937年),启动全面进攻计划,一举拿下华北、华东,进而征服整个支那。”
陆军大臣杉山元立刻上前一步,躬身奏报:“陛下圣明!陆军部已制定‘华北作战方案’与‘淞沪作战预案’——华北方向,由驻屯军主力配合关东军一部,从北平、天津突破,沿平汉、津浦铁路南下;华东方向,抽调上海派遣军,依托海军支援,登陆后迅速控制上海及周边,进而威胁南京。预计投入二十个师团,确保一击必胜。”
参谋总长闲院宫载仁亲王补充道:“为保障后勤,参谋部已规划从朝鲜、满洲调运粮食、弹药,同时扩建山海关、青岛的兵站,确保前线补给畅通。空军方面,将出动三菱九六式战斗机、九二式轰炸机,夺取制空权,压制支那军队的抵抗。”
天皇微微颔首,目光转向外相广田弘毅:“外交层面,如何配合军事行动?”
广田弘毅推了推眼镜,语气阴柔却坚定:“外务省将继续推行‘华北自治’骗局,麻痹国际社会;同时照会美、英等国,强调‘帝国为维护东亚秩序’的必要性,避免其过早干涉。待军事行动取得突破后,再逼迫南京国民政府签订城下之盟。”
讨论渐入高潮,御书房内的气氛愈发狂热。此时,拓务大臣末次信正上前奏报,将话题引向更深层的殖民野心:“陛下,全面占领后,‘移民开拓’计划需同步推进。陆军部预计,未来五年内,向华北、华东移民五十万户,共计两百万人——其中,退役军人占三成,用于巩固地方统治;农民占五成,开垦支那的肥沃土地;工商从业者占两成,掌控当地经济命脉。”
“移民区需划定专属区域,配备武装守备队,”末次信正展开一份详尽的移民规划图,“北平周边、长江三角洲等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可作为首批移民重点区域。同时,强制推行日语教育,废除支那文字,从根源上同化当地民众,确保帝国统治长治久安。”
裕仁看着规划图,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笑容:“移民计划关乎帝国百年基业,务必妥善推进。军事进攻与移民开拓相辅相成,既要用武力摧毁抵抗,也要用移民巩固占领——如此,支那之地才能真正成为帝国的‘生命线’。”
阶下众人齐声躬身:“嗨!谨遵陛下旨意!”
烛火摇曳,映照着地图上密密麻麻的进攻箭头与移民区域标记。窗外的东京夜色深沉,而一场将给中国带来深重灾难的全面侵华计划,已在这座皇宫内悄然敲定。
东京皇宫御书房的烛火彻夜未熄,地图上东北区域被红笔圈出的战略要地格外醒目。天皇裕仁手持鎏金指挥棒,缓缓划过奉天、长春、哈尔滨一线,目光落在松花江流域的标记上,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东北乃帝国在华根基,必须彻底掌控。传朕旨意,即刻向关东军下达‘东北全域推进计划’,三个月内,肃清残余抵抗势力,打通满蒙与华北的战略通道。”
侍立一旁的陆军大臣杉山元立刻躬身领命,转身快步走向通讯室——这份直接来自天皇的指令,将以最高机密等级发往关东军司令部。
御书房内,裕仁仍凝视着地图,指尖在牡丹江、佳木斯等城镇标记上轻敲:“不仅要控制交通线,更要牢牢掌握资源产地。煤矿、铁矿、粮食产区,必须派重兵驻守,确保为明年的全面进攻提供充足补给。”
两日后,关东军司令部内,司令官植田谦吉大将手持天皇密令,召集师团级以上军官召开紧急作战会议。
会议桌上的东北地图布满红色箭头,植田谦吉将密令重重拍在桌上,声音铿锵:“天皇陛下亲令,三个月内完成东北全域推进!第一师团从长春出发,沿中东铁路向北推进,肃清牡丹江流域的抵抗武装;第二师团从奉天南下,控制锦州至山海关一线,切断华北与东北的联系;独立混成旅团则负责清剿松花江沿岸的游击力量,确保粮食运输线安全。”
“司令官阁下,牡丹江一带山林密布,抵抗武装熟悉地形,推进难度较大。”第一师团师团长犹豫着开口。
植田谦吉眼神一厉,指向地图上的重炮标记:“调关东军重炮联队配属第一师团,遇顽抗据点直接摧毁;同时出动侦察机每日巡航,锁定抵抗武装的隐蔽营地,绝不给他们喘息之机。”
针对资源产地的防守,植田谦吉进一步部署:“在抚顺煤矿、鞍山铁矿周边,各增设一个守备大队,配备装甲车巡逻;粮食主产区由宪兵队协助管控,实行‘粮食统制’,严禁民间私藏粮食,从根源上断绝抵抗武装的补给。”
命令下达后,关东军迅速行动。长春城外,第一师团的士兵扛着步枪、推着重炮,沿着铁路线向北推进;奉天火车站,第二师团的军列满载士兵与装备,朝着山海关方向驶去;松花江沿岸,独立混成旅团的巡逻艇在江面穿梭,岸边的骑兵小队不时策马冲进村落,搜寻游击队员的踪迹。
东京皇宫内,裕仁收到关东军的推进报告,看着地图上不断向北、向南延伸的红色箭头,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他深知,东北的全面掌控,不仅是为了掠夺资源,更是为1937年全面侵华搭建“后方基地”——只要东北稳固,帝国的铁蹄,就能更顺畅地踏向华北、华东的土地。而这份来自天皇的推进令,正将东北大地推向更深的战火与苦难之中。
喜欢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