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卫国带着二十多个队员,扛着扁担、拎着绳索,快步往废弃山洞赶。夜色里,队员们的脚步声轻得像猫,只有偶尔踩到枯枝发出的“咔嚓”声,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清晰。
“都精神点!轻手轻脚的,别弄出动静!”吕卫国压低声音叮嘱,眼里满是急切——刚才何大清说“有批武器”,他原以为最多几十把,可一想到何大清做事向来靠谱,心里又忍不住多了几分期待。
刚到山洞门口,吕卫国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昏暗中,1000把98K步枪整齐码成十排,枪身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连枪托的朝向都一模一样;旁边堆着100个弹药箱,每个箱子上都印着“子弹”二字,不用打开都能想象到里面黄澄澄的子弹。
“我的娘咧……”一个年轻队员忍不住低呼出声,赶紧捂住嘴,眼里满是震撼。
“别愣着!”吕卫国回过神,声音里带着抑制不住的激动,“小张,你带五个人搬步枪,注意别磕着碰着!小李,你带一队人搬弹药箱,轻拿轻放,别弄出响声!”
队员们立刻行动起来,有的两人一组抬着步枪,有的弯腰扛着弹药箱,山洞里瞬间响起此起彼伏的轻响,却没有一人说话——每个人都知道,这些武器是能救命的宝贝,容不得半点马虎。
吕卫国走到最前排的步枪旁,伸手摸了摸枪身,冰凉的触感让他心里一阵发烫。他想起之前队员们拿着老旧步枪,子弹省着用的日子,想起每次战斗后,兄弟们因为武器太差而牺牲的场景,眼眶忍不住红了。“何大清啊何大清……”他在心里默念,“你这是给咱们送来了救命的底气啊!”
就在这时,一个队员跑过来:“队长,扁担不够了!”吕卫国抬头一看,可不是嘛——二十多个人,每人最多扛两把步枪,1000把枪得跑好几趟。“没事,”他抹了把脸,语气坚定,“分批次搬!先把弹药箱送回营地,再回来搬步枪,今晚就是通宵,也得把这些东西都运回去!”
队员们干劲十足,没人喊累——有了这些枪,以后跟鬼子打仗,再也不用怕没武器了!大家扛着武器,快步往营地走,脚步都比来时轻快了不少。吕卫国跟在队伍最后,一边留意着身后的动静,一边清点着数量,生怕落下一件。
吕卫国忙着指挥队员搬运,压根没注意到何大清的离开。他刚安排好第二队队员去搬步枪,又转身去检查剩下的弹药箱,嘴里还不停叮嘱:“小心点!那箱子沉,别摔了!”等他终于有空想找何大清说几句话时,却发现山洞里只剩下没搬完的武器,哪里还有何大清的身影。
“何大清呢?”吕卫国拉住一个队员问。队员愣了愣,摇摇头:“没看见啊,刚才还在这儿呢……”吕卫国心里疑惑,却也没多想——他知道何大清做事谨慎,说不定是怕留在这儿耽误事,自己先去隐蔽了。“算了,”他摆摆手,“先搬武器,等搬完了再找他!”
队员们继续忙碌,一趟又一趟地往返于山洞和营地之间。月光渐渐西斜,山林里的雾气越来越浓,可没人觉得冷,也没人觉得累——每个人的心里都燃着一团火,那是对胜利的渴望,是对安稳日子的期盼。
直到天快亮时,最后一箱弹药被搬进营地,吕卫国才松了口气,靠在树干上歇脚。他抬头看向何大清消失的方向,心里满是感激:“妹夫,这份情,哥记一辈子!”
天刚蒙蒙亮,热河山林里的雾气还没散尽,吕卫国就召集了所有队员。山洞前的空地上,1000把98K步枪整齐列成三排,队员们抱着新枪,眼神里满是按捺不住的兴奋——不少人还是第一次摸到这么崭新的步枪,手指在枪身上反复摩挲,连呼吸都放轻了几分。
“兄弟们!”吕卫国站在队伍前,声音沙哑却格外有力,“以前咱们缺枪少弹,只能躲着鬼子打;现在有了这些家伙,该轮到咱们给鬼子点颜色看看了!”他指着远处的山谷,“坂田联队的补给站就在那儿,昨天侦察员说,他们刚到了一批弹药,守卫只有一个小队。今天咱们就端了它,让鬼子知道,热河的土地,不是他们能随便占的!”
队员们瞬间沸腾起来,举起步枪高声呼应,声音在山林里回荡。吕卫国压了压手,继续部署:“第一队负责正面突击,用新步枪压制鬼子的火力;第二队绕到补给站后面,切断他们的退路;第三队跟着我,一旦突破防线,就冲进去炸掉弹药库!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队员们齐声回答,声音里满是底气。吕卫国看了眼手表,此时正是鬼子换岗的间隙,警惕性最低。“出发!”他一声令下,队伍立刻分成三队,朝着补给站的方向悄悄摸去。
坂田联队的补给站设在山谷里,四周用铁丝网围着,几个鬼子兵靠在帐篷旁打盹,手里的步枪随意地放在地上——他们压根没料到,一向只能打游击的八路军,敢主动找上门来。突然,一阵密集的枪声响起,第一队的队员们扣动扳机,子弹像雨点般朝着鬼子飞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