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货铺后院的煤油灯昏黄摇曳,光影在墙上晃出斑驳的痕迹。何大清趁着掌柜的去准备干粮,快步走到木板车旁,左右扫视确认无人后,指尖微动——随身空间的入口悄然打开,下一秒,五十把崭新的步枪、十箱子弹、五箱手榴弹便从虚空中“落”在车板上,发出轻微的闷响。
他动作麻利地将稻草重新码好,外层依旧是半车喂牲口的饲料,底层却用软草将武器裹得严严实实:步枪的金属部件被稻草遮住,不会反光;弹药箱的棱角垫上旧布,走起来不会碰撞出声。
何大清蹲下身,伸手拍了拍车板,确认伪装天衣无缝,才松了口气,又从空间里掏出几捆干稻草铺在表面,让整车看起来更自然。
这时,掌柜的提着布包走过来,里面装着四个白面窝头和一壶凉白开:“夜里走山路耗体力,垫垫肚子。我已经跟前面的联络点通了气,走后山小路,能避开日军的巡逻队。”
他又递来一张揉皱的油纸,上面用炭笔画着简易路线图,“遇到岔路就看这个,左拐是酸枣林,右拐是乱石坡,别走错了。”
何大清接过东西塞进怀里,连声道谢。小李早已把车辕架好,何大清弯腰攥住车绳,试了试重量——虽藏着百余斤的武器,
以他的体质,拉起来竟不费力。“走吧。”他朝两人点头,掌柜的在前头带路,手里攥着根木棍探路;何大清拉着车跟在中间,脚步稳得像钉在地上;小李则扶着车辕,时不时帮着扶正晃动的稻草。
夜色渐浓,云层遮住了月光,四周黑得只能看清脚下半米的路。三人沿着后山小路慢慢走,脚下全是碎石和带刺的杂草,木板车的轱辘压过石子,发出“咯吱咯吱”的轻响,在寂静的山林里格外清晰。
何大清走得格外小心,每一步都先试探着踩稳,再慢慢发力,生怕车辕晃动让武器碰撞出声。
走了约莫半个时辰,前方突然传来几声狗叫,掌柜的立刻停下脚步,抬手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他从怀里掏出个黄铜哨子,轻轻吹了一声——哨音又轻又短,像夜鸟的低鸣。
没过多久,前方树林里也传来一声相同的哨音,掌柜的这才松了口气:“是自己人,前面就是第一个接应点,歇十分钟再走。”
何大清停下脚步,擦了擦额角的汗——夜里虽凉快,但拉着车走山路,后背还是被汗水浸湿了一片。
小李帮他把车停在大树下,掌柜的则钻进树林与接应点的人交接。何大清靠在树干上,摸了摸怀里的路线图,指尖传来油纸的粗糙触感,心里默念:“卫国,再快一点,就能到了。”
没一会儿,掌柜的回来,手里多了两盏马灯:“前面是盘山路,更难走,用这个照路。得在天亮前赶到下一个联络点,不然日军的巡逻队该出来了。”
何大清接过马灯,灯芯跳动的光晕在地上洒出一圈昏黄,照亮了前方崎岖的山路。三人再次出发,马灯的光随着脚步晃动,在山林里拉出长长的影子,像三条坚定的线,朝着热河的方向延伸。
天快亮时,山林里起了薄雾,远处传来几声稀疏的鸟鸣。何大清拉着板车,跟着掌柜的转过一道山弯,突然看到前方树林里闪过两个黑影。
是放哨的游击队员,他们握着步枪,枪托抵在肩上,警惕地盯着来人,直到看清掌柜的身影,才放下枪快步迎上来。
“是李掌柜吧?吕队长在里面等你们呢!”一个队员压低声音说,脸上沾着泥土,眼神却格外明亮。
何大清心里一紧,加快脚步跟着走,板车轱辘碾过林间的落叶,发出“沙沙”的轻响。穿过一片茂密的灌木丛,前方出现一个隐蔽的山洞,洞口用树枝和茅草遮掩着,不仔细看,还以为是天然的凹陷。
“卫国!”何大清刚走到洞口,就看到吕卫国从里面迎了出来。他穿着一身破旧的灰布军装,袖口磨出了毛边,脸上沾着泥土,眼睛里布满血丝,下巴上的胡茬冒了出来,比在北平见到时瘦了一圈,却依旧精神矍铄。
看到何大清,吕卫国的眼睛瞬间亮了,快步上前,双手紧紧握住他的手:“妹夫,你可算来了!”
“路上绕了点路,让你们久等了。”何大清笑着点头,指了指身后的板车,“东西都在这儿,快清点一下。”
小李和游击队员们立刻围上来,七手八脚地掀开稻草——五十把步枪整齐码在车板上,枪身泛着冷光;成箱的子弹和手榴弹堆在旁边,还有十箱压缩饼干和两箱药品,一下子露了出来。
山洞里的队员们都激动地围过来,有的伸手摸了摸步枪,有的拿起压缩饼干,眼里满是惊喜。
“太好了!有了这些,咱们就能跟鬼子再干一场!”一个年轻队员拿起一把步枪,熟练地拉开枪栓,又退了回去,声音里满是兴奋。
吕卫国走到板车前,拿起一颗手榴弹,掂了掂分量,又翻开药品箱——里面有消炎药、绷带,还有几瓶止痛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