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的六月,北平的暑气已浓得让人烦躁。何家的两个小家伙满三个月了,变化格外明显。
何雨阳比何雨柱整整大一圈,不仅能灵活翻身,还能匍匐着往前爬;何雨柱却还只会躺在床上哼唧,偶尔蹬蹬腿,显得有些笨拙。
吕清心总觉得是何雨阳吃得更多才长得快,每次喂奶都先紧着何雨柱,直到小家伙漾奶了才肯停。
“柱子长得慢,肯定是没吃饱。”她总这么念叨。何大清看了几次,实在忍不住拦住她:“媳妇儿,孩子发育快慢是吸收和体质的问题,跟喂多少没关系,再这么喂,柱子该积食了。”
吕清心将信将疑地听了劝,何雨柱才少遭了几次呛奶的罪。她不知道,何雨阳的快速发育,是完美T病毒在悄悄改造他的基因,让他远超普通婴儿的成长速度。
第二天一早,何大清刚到丰泽园,一辆黑色轿车就停在了门口。娄振华的司机快步走来,恭敬地说:“何师傅,三天后娄府有家宴,需要您做谭家菜,材料已经备好。娄夫人请您今晚下班后去府里,先做些准备工作。”
“没问题,劳烦您跟栾掌柜说一声。”何大清点头应下。司机笑着说:“娄少爷已经跟栾掌柜打过招呼了,我晚上来接您。”
待司机离开,何大清坐在后厨的椅子上,看似闭目养神,意识却进入了农场空间。如今农场已升级到L3级,三十块地里种满了水稻、玉米和小麦,再有四个小时就能收割。
家里现在吃的米面,都是他从农场拿原材料去磨坊加工的,连饮用水都是农场的泉水——每天早上,他都会悄悄把家里的水缸灌满。
“是先攒钱升农场,还是换个技能、买把枪?”何大清正琢磨着,旁边的帮工碰了碰他:“何师傅,有客人点您的招牌菜了!”他立刻起身,抄起炒勺投入忙碌中。
傍晚下班时,娄家的轿车已在门口等候。何大清坐进副驾,只觉得这车“简陋”得可怜,减震几乎没有,路面稍有颠簸就震得人骨头疼;座椅硬邦邦的,最高时速也就不到四十公里,还没后世的电动车快。“难怪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罪可真不好受。”他在心里嘀咕。
轿车很快停在娄府门口。看着眼前青砖黛瓦、气派非凡的府邸,何大清轻轻摇了摇头——这般奢靡的生活,在建国后的清算中注定难以保全。即便娄家有过贡献,可当人民当家做主、连饭都吃不饱时,这样的“享乐”只会成为众矢之的。
跟着管家走进府内,娄振华正在书房会客,出来迎接的是他的夫人谭雅丽。看到何大清,谭雅丽眼睛一亮,笑着说:“何师哥,怎么是你?我还以为是哪里来的新大厨呢!”
“小师妹,真没想到你嫁给了娄少爷。”何大清也有些意外。他十岁时曾在谭府学过厨艺,谭雅丽是谭家的小女儿,两人算是同门师兄妹。
“师哥别站着了,快坐。”谭雅丽热情地招呼,何大清却摆了摆手:“不了师妹,我先去把食材泡发好,别耽误了家宴。”谭雅丽见状,便叫来了一旁的女佣:“大妮,你带何师哥去后厨。”
何大清抬头一看,这女佣竟是四合院许伍德的媳妇李大妮。李大妮也愣了愣,显然没料到何大清会和娄府有这般渊源,她赶紧收敛神色,引着何大清往后厨走:“何师傅,这边请。”
进了后厨,何大清更是咋舌——这厨房的面积,快赶上他家整个院子了!灶台、橱柜一应俱全,台面上摆满了燕窝、鱼翅、干海参等名贵食材。
“真是万恶的资本家,一顿家宴要这么多东西。”他心里暗骂,手上却没闲着,先把燕窝用温水泡上,再逐一处理其他食材。忙完已是两个小时后,他悄悄从空间里拿出几个保鲜盒,装了些海参和燕窝——吕清心喂奶辛苦,正好拿回去给她补身子。
从后厨出来时,娄振华已送走客人,正和谭雅丽在客厅说话。看到何大清,娄振华起身笑道:“何师傅辛苦了,过两天还得麻烦您再来一趟。”
“娄少爷客气了,这是我应该做的。”何大清谦逊地回应。谭雅丽笑着给娄振华解释:“振华,我跟师哥是同门,他以前在我家学过厨艺。”娄振华恍然大悟,连忙说:“原来是自己人!管家,快安排车送何师傅回去,下次咱们再好好聊聊。”
何大清正要上车,李大妮忽然追了出来,递给他一个信封:“何师傅,这是夫人让我交给您的。”何大清接过信封,对着管家道了声谢,便坐进了轿车。车窗外,娄府的灯火渐渐远去。
送何大清的车刚驶出娄府大门,娄振华便转向谭雅丽,端起桌上的茶杯抿了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好奇:“雅丽,你说何大清是你家的同门师哥?我怎么从没听你提起过?”
谭雅丽拿起帕子擦了擦手,笑着解释:“还是我小时候的事呢。那时候何师哥才十岁,跟着我爹学谭家菜,他人勤快又聪明,我爹总说他是块学厨的好料子。后来我家搬去天津,就断了联系,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他居然在丰泽园成了名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四合院:1935年父子双穿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