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泛起鱼肚白,晨雾缠绕着山腰,落雁谷的入口处却早已人头攒动。
王全拄着拐杖,站在最前面,身后的村民们伸长了脖子,朝着谷外那条唯一的土路张望。
每个人的脸上都写满了期待与不安。
当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一列车马的轮廓时,人群中先是寂静,随即爆发出压抑不住的议论声。
“回来了!是墨先生他们回来了!”
“看!车上装得满满当当的!”
随着队伍越来越近,人们看清了车上堆积如山的麻袋和一捆捆的兵器,也看到了队伍中那些熟悉的年轻面孔。
他们虽然满身尘土,脸上带着疲惫,但每个人的腰杆都挺得笔直,眼神里是前所未有的光亮。
不等马车停稳,墨怀鑫就从车辕上一跃而下,他高高举起手里那把缴获来的精钢长刀,刀身在晨曦中反射出刺眼的光。
“乡亲们!”
他扯着嗓子,声音因兴奋而有些沙哑。
“黑风寨,已经被咱们给端了!”
他特意加重了“咱们”两个字。
“山上的粮食、布匹、兵器,全给拉回来了!”
短暂的沉寂后,谷口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浑浊的眼睛里瞬间涌出泪水,他们捶打着胸口,嘴里念叨着“老天开眼”。
更多的年轻人则是围着车队,看着那些沉甸甸的麻袋,眼睛都红了。
王全激动得嘴唇哆嗦,他走上前,用力拍了拍墨怀鑫的肩膀。
“好小子!好样的!你们都是好样的!”
墨宁轩从马车上下来,对着王全和村民们拱了拱手,面色平静,但眼底的笑意却很真切。
“有劳大家久候。先将物资入库,今晚,谷中设宴,庆功!”
“好!”
“墨先生英明!”
青壮们不需要吩咐,已经开始和村民们一起,七手八脚地往下搬运物资。
一袋袋粮食被扛进新建的仓库,很快就堆成了一座小山。
成捆的长刀、弓箭被小心翼翼地抬进军械库,那闪烁的寒光,让每一个落雁谷的男人都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底气。
周心茹和墨清竹拿着册子,在仓库门口认真地清点登记。
“……米,一百二十石。面,八十石……天哪,这些粮食,足够咱们全谷的人,踏踏实实吃上大半年了!”
周心茹算盘打得噼啪作响,声音里满是惊喜。
墨清竹清点着另一边的布匹和药材,同样面露喜色。
“还有这么多棉布和伤药,入冬就不怕了。”
人群中,李家婶子踮着脚,在队伍里焦急地寻找着什么。
她没看到自己的儿子李明川,心里咯噔一下,脸都白了。
墨怀鑫眼尖,看见了她,连忙跑过去。
“婶子,你找明川哥呢?”
“怀鑫小子。”
李家婶子一把抓住他的胳膊,声音发颤。
“明川他……他没回来?”
“嗨,瞧您急的!”
墨怀鑫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
“我祖母看他这次作战勇猛,是个好苗子,特意把他和另外几个兄弟留在了黑风寨,协助无字坊的人处理后续,算是委以重任了!”
李家婶子一愣,随即巨大的惊喜冲散了担忧,她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只是一个劲儿地念叨。
“好,好,受重用就好,这孩子,有出息了……”
看着村民们脸上洋溢的、发自内心的喜悦,墨宁轩看着小闺女心中一暖。
这一仗,不仅收获了物资,更重要的是,收获了人心。
一个稳固的、团结的落雁谷,正在慢慢成形。
……
喧嚣与喜悦持续了整个白天。
直到夜幕降临, 庆功的篝火渐渐熄灭,落雁谷才重新归于宁静。
墨家的院子里,杨淑玉和墨清竹、墨清晗正在收拾碗筷,墨怀鑫还在唾沫横飞地跟母亲和姐姐们吹嘘自己大战土匪的丰功伟绩。
墨清楠悄无声息地走到墨宁轩的书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
“爹爹,是我。”
“进来吧。”
墨清楠推门而入,顺手将门闩插上。
墨宁轩正坐在灯下看书,见到女儿这般举动,他放下书卷,目光落在她严肃的小脸上。
“怎么了?”
墨清楠没有说话,她走到书桌前,将一封用火漆封口的信件和一卷羊皮地图放在桌上。
墨宁轩一眼就被那信封上狰狞的蝎子烙印吸引了。
他拿起信,拆开了火漆。
昏黄的灯光下,他一字一句地看着信上的内容。
房间里很安静,只有烛火偶尔发出的轻微声响。
墨宁轩的脸色,随着目光的移动,一点点沉了下去。
当他看到“龙脉节点”四个字时,眉头已经拧成了一个疙瘩。
看完信,他又展开那幅羊皮地图。
地图绘制得极为详尽,烽燧原上的势力分布、兵力多寡、乃至几条秘密商道都标注得清清楚楚。
这幅图的价值,丝毫不亚于一支军队。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喜欢除族流放,凭异能暗戳戳助父搞事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除族流放,凭异能暗戳戳助父搞事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