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油山布阵
1277年三月初三的晨光,像是被揉碎的金箔,混着清冽的露水,泼洒在虔州城的青石板路上。每一道石板的缝隙里都藏着昨夜的湿气,被晨光一晒,蒸腾起细碎的白雾,裹着街边早点摊飘来的米香,在空气里漫出暖融融的晕。州学门口那棵得有百余年树龄的老樟树下,三十匹战马正不安地喷着响鼻,蹄子时不时在地上刨两下,带起些微尘。马鞍上捆扎得结结实实的兵器甲胄碰撞着,发出“哗啦、哗啦”的脆响——那是我和六位姑娘的行装,除了惯用的刀剑弓弩,还有给油山基地带去的两箱矿图、三大箱药草,以及李铁匠连夜赶制的突火枪零件,沉甸甸的,压得马腹微微下沉。
赵时赏拄着那根枣木拐杖站在州学的台阶上,他那件藏青色的官袍洗得有些发白,领口沾着点药汁的痕迹。不知是不是昨夜歇息得好,今日的咳嗽声比上月轻了些,只是说话时胸口仍有些发闷,得时不时停下来喘口气。他手里捏着张泛黄的城防图,图上用朱砂新标了七处箭楼,墨迹还带着点润意。“刘云,你且放心去大余,”他用拐杖尖点了点图上西角楼的位置,声音里透着股沉稳,“李铁匠那老伙计把新铸的铁炮架在那儿了,我昨日去试过,射程能到章江江心,元军的船只要敢靠近,保管让他们连人带船炸成碎片。”
我顺着他的目光往后瞥了眼,只见赵薇和李杏正一左一右扶着欧阳氏往街对面的医馆走。两个十五六岁的小姑娘穿着阿黎给改的短褂,袖口和裤脚都扎得紧紧的,方便活动,腰间别着个巴掌大的银针刺囊,囊口绣着片小小的艾叶。听见我们这边的动静,两人立刻停下脚步,依着阿黎特意教的“护宅十三式”起势站定——双腿分开与肩同宽,左手护在胸前,右手虚握成拳,眼神清亮,透着股虽稚嫩却不肯示弱的劲。阿黎总说:“医者不光要能救人,还得有护人的本事,不然自己都保不住,怎么护病人?”文天祥的一双儿女跟在她们身后,小公子文环手里还攥着那枚从元军船上捡来的青铜炮片,被李杏笑着夺下来,换了块裹着糖霜的山楂糕。小家伙嘟着嘴把山楂糕塞进嘴里,含混不清地喊了声“刘叔叔”,又被姐姐文柳拉着往前走了。
“赵大人,”我解下腰间那枚备用兵符,递过去。兵符是黄铜铸的,被我摩挲得光滑发亮,上面刻着的“虔州防务”四个字清晰可见,“矿上的新火药配方在白砚那儿收着,她抄了三份,一份带往油山,一份留着给您,还有一份藏在州学的砖缝里。若遇紧急情况,您就让王馨去取——她跟着吴燕殊学过辨矿石,那些配方里的矿石代号,她都看得懂。”
赵时赏接过兵符,在手里掂了掂,又用粗糙的指腹摸了摸上面的纹路,忽然笑了:“王馨和张娥那两个丫头,昨夜我起夜时还见她们在城南宅子练刀阵呢,连劈柴都用‘三才阵’的路数,劈出来的柴块整整齐齐,倒像是用尺子量过的。”说到这儿,他忽然压低声音,凑近了些,“对了,元璟那小子还在城里晃悠,我让特战队员盯着呢,他要是敢动什么歪心思,定让他有来无回。”
正说着,吴燕殊牵着两匹银狐走了过来。那银狐通身雪白,只尾巴尖带点黑,眼瞳像两颗墨色的琉璃,此刻正乖巧地伏在地上,背上驮着个巴掌大的小木箱,箱角用铜片包着,防磕碰。“油山的弟兄今早传来信,”她打开木箱,里面是张手绘的大庾岭山道图,纸张是用竹纤维做的,坚韧防水,她指尖点在图上标着“鹰嘴崖”的地方,“说那里的瘴气散了,能走车马,只是路边的草丛里多了些蛇虫,我带了雄黄粉,到时候撒在营地周围,能防着些。”她说话时,银狐蹭了蹭她的裤腿,像是在应和。
阿黎正指挥着两个药童往马背上捆药箱,药箱是樟木做的,带着股淡淡的清香,能防虫蛀。箱里的瓷瓶碰撞着,发出“叮叮当当”的细碎声响。“这是给油山矿工备的‘防瘴丸’,”她拿起个黑陶瓶,拔开塞子,一股混合着草药和矿物的气味飘了出来,“里面掺了青钨石胆灰,比上次的药效强五成,让他们每日清晨吃一粒,能抵得住山里的湿气。”她顿了顿,又从药箱里拿出个小瓷瓶,塞到我手里,“你体质怕湿,这个是艾草膏,晚上歇脚时涂在关节上,能防风湿。”瓷瓶微凉,握在手里很舒服。
白砚抱着叠账册从州学里走出来,账册用蓝布包着,边角都用线缝过,看得出来很爱惜。上面记着虔州的粮草数目、矿工名册,还有各种兵器的打造进度。“粮仓的谷子够吃三个月,”她把账册递给赵时赏,声音清脆,“我让王馨每日清点,用红笔标消耗,哪样东西少了多少,您一看就明白。”她转身时,发间那支银簪轻轻撞在我肩上,发出“叮”的一声轻响。那簪子是上次从元军船上缴获的,刻着缠枝莲纹样,我送她时,她红着脸说“这花纹像矿上开的石竹花”,往后便日日戴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喜欢一剑照汗青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一剑照汗青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