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心如同淬火的钢铁,一旦成型,便坚不可摧。当与韩老倌的商议尘埃落定,目标“张家屯”清晰地刻印在脑海之后,凌云心中那份因未知而产生的忐忑,反而被一种更为强烈的、亟待行动的迫切感所取代。空有计划和决心,不过是纸上谈兵。下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是将想法付诸实践的准备阶段——整理他的“行医工具箱”。在这片废墟之中,他必须像一位即将远征的将军,在粮草匮乏的绝境下,点验并打造出足以应对第一场遭遇战的武器装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这句古训,在此时此刻,具有了前所未有的分量。没有精良的手术器械,没有齐全的成药,甚至没有一块干净的纱布。他所能依靠的,只有这破庙方圆百米内的自然资源,以及他那双曾经握惯了精密手术刀、如今却要对付顽木粗布的手。如何将这些粗陋的材料,转化为能在关键时刻救人性命、也能为自己打开局面的有效工具,是对他智慧、耐心和动手能力的极致考验。
黎明的微光尚未完全驱散庙内的黑暗,凌云便已起身。他没有立刻开始翻找,而是就着将熄未熄的火塘余烬,静静地坐了一会儿,在心中勾勒出一份清晰的清单,以及每一样物品需要达到的标准。这不是盲目的收集,而是一次基于明确需求的、创造性的生产活动。
工具制备是首要任务,是立身之本。
他首先拿起那柄锈迹斑斑的柴刀。刀身冰冷,残留着昨日打磨的痕迹。他挪到门口,借着渐亮的天光,找了一块相对平整的砂岩。他舀起一点瓮中所剩无几的清水,滴在石面上,然后握紧刀柄,将刃口贴合石头,开始有节奏地、一圈一圈地研磨。“沙……沙……沙……”单调而执着的摩擦声在寂静的破庙中回响,仿佛战士出征前的磨刀霍霍。他磨得非常仔细,不仅磨利刃口,还将刀尖部分磨得更为尖锐。这柄柴刀,将肩负多重使命:防身的武器、砍伐木材的斧头、制作夹板的刨刀,以及在万分紧急时,充当最原始的手术刀。当指尖轻触刃口,传来一种几乎要划破皮肤的锋利感时,他才满意地停下。刀面映出他消瘦而坚定的面庞,寒光微闪。
接下来是夹板材料。他走到庙后那片稀疏的柳树林。柳树枝条柔韧,不易折断,是制作临时夹板的理想材料。他挑选了几根粗细适中、相对笔直的枝条,用刚刚磨利的柴刀砍下,削去旁逸的枝杈和粗糙的外皮。回到庙内,他坐在火堆旁,像一位耐心的工匠,用刀尖将枝条表面一点点刮磨光滑,避免毛刺扎伤皮肤。然后,根据可能需要的长度,将它们截成不同规格的夹板条。衬垫同样重要,直接接触皮肤,需要柔软。他撕下自己里衣上相对最干净、也最柔软的一块布料,又剥下一些椴树内皮,将其反复揉搓至柔软。这些衬垫,将保护伤处免受硬物压迫。
固定绷带则是接下来的重点。他将所有能找到的、相对完整的布条收集起来,尽管它们脏污不堪。他升起一小堆火,用破碗盛水煮沸,将这些布条放入沸水中反复煮烫。没有肥皂,沸水的高温是唯一能实现的消毒手段。煮过后,他将布条捞出,在庙外干净的岩石上摊开晾晒。看着这些冒着热气、渐渐由污浊变得略显本色的布条,凌云心中稍安。它们是止血、固定、包扎的关键,其洁净程度直接关系到感染的预防。
完成工具制备,药品分装紧随其后。这是他的“弹药”。
他打开那个用树皮小心翼翼包裹的“药篓”。消炎止血组是核心。他将之前捣好的、已经阴干的蒲公英粉末,用大片干净的梧桐叶分包成几个小包,每个分量大致够一次外敷。艾草燃烧后留下的炭灰,具有收敛止血的功效,他也用同样方法包好。清热解表组主要用于应对风寒感冒等常见病。他准备了少量干艾叶,还有之前偶然发现、晾干保存的几片野薄荷叶。每一样都独立包装,并用细草茎捆扎好,贴上不同形状的小树叶作为标记,避免混淆。最后,他拿起那个珍贵的盐包。犹豫片刻,他倒出大约三分之一,用一个洗净的、中空细长的芦苇杆小心灌装,两端用泥封好。盐,不仅是调味品,更是配制简易消毒盐水、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的战略物资,必须节省使用。
当所有这些物品分门别类摆放在面前时,凌云开始了最后的个人准备。这不仅是外在的整理,更是内在心态的调整和确认。
他走到庙后那小洼由雨水积成的水坑边。水面漂浮着落叶,略显浑浊。他掬起冰冷的水,仔细清洗脸和双手,搓掉指甲缝里的泥垢。水冷得刺骨,却让他精神一振。接着,他整理身上那件破烂不堪的衣衫,尽可能拍掉尘土,将撕破的地方用草绳勉强系住。他无法让自己光鲜亮丽,但必须保持基本的整洁。这不仅是对自己的尊重,更是对他即将扮演的“医者”身份的尊重。第一印象,在沟通匮乏的环境下,往往至关重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喜欢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请大家收藏:(m.xtyxsw.org)大明:开局救活马皇后天悦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